[实用新型]墙体模壳连接面的刨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3806.2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才仁;邵云波;邵云飞;刘玮;王波;解汝劼;纪社建;赵发鉴;陈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正仁节能建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0 | 分类号: | B28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16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龙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连接 刨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模壳连接面的刨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外房屋建筑用的墙体模壳,通常是将一定比例的聚苯泡沫颗粒、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搅拌成混合料,经模具加工成型为湿状墙体模壳。根据建筑墙体的厚度尺寸不同,所述墙体模壳的厚度尺寸通常设定在100至200毫米的范围内。存在不足:一是所述的湿状墙体模壳出模后,由于聚苯泡沫颗粒回弹性大,在与粉煤灰和水泥干燥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弹性膨胀,超出墙体模壳设定的厚度尺寸。二是所述模具在填加混合料的过程中,由于局部填加混合料过多,易使成型的湿状墙体模壳的局部厚度尺寸产生凸起高出。
由于上述原因产生的弹性膨胀或局部填料产生的凸起高出,通常超出墙体模壳的厚度尺寸在5毫米以内。当采用这种墙体模壳堆砌连接成的墙体,造成所述墙体的表面凸凹不平,降低了墙体建筑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模壳连接面的刨平机,旨在提高墙体建筑的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墙体模壳连接面的刨平机,它是在机架两侧的双边框上分别纵向连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部与机架下方工作台的侧边相接;在所述机架的上方设有轴承座支承的刨刀辊;所述刨刀辊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传动相连;所述刨刀辊的刨切平面相对所述工作台的台面平行。
优选地,在刨刀辊两端的外圆表面上对向连有左、右旋向的螺旋刀片。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间隔连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可转动地置有输送辊。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台的边侧连有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机架两侧的双边框上连有标尺的刻线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工作时,转动调整所述机架两侧的双边框上分别纵向连有的升降螺杆上、下移动,通过所述升降螺杆下端部带动工作台的台面相对刨刀辊的刨切平面平行地做上、下升降,实现了对不同厚度的墙体模壳的连接面,因弹性膨胀或局部填料过多产生凸起高出的余料进行刨削至设定的厚度尺寸,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实现了堆砌连接墙体表面的平整,明显地提高了墙体建筑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机架右侧双边框3上的升降杆4与工作台6连接的带有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刨刀辊2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刨刀辊2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详述。应当说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定。
这种墙体模壳连接面的刨平机,图1—图6所示。它是在机架两侧的双边框3上端部分别焊接连有支座的螺纹孔内,各自纵向连有共四根升降螺杆4;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部分别对应与机架下方的工作台6侧边的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图1—图4所示);在所述机架的上面固连有通过轴承座支承的刨刀辊2;所述刨刀辊的转轴外端上的带轮与机架上面连有电机1上的带轮通过皮带传动相连;所述刨刀辊2的刨切平面相对所述工作台6的台面平行(图1、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正仁节能建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口正仁节能建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