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土育秧盘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3500.7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任磊;张静;任宝贵;赵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金达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5/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4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土 育秧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育秧盘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量很大。大部分秸秆都没有利用,在焚烧和遗弃的过程中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常规营养土育苗需要取土、运土、筛土、拌土,还要装盘、运盘和摆盘。随着水田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育苗需土量也越来越大,取土就越来越困难。利用秸秆等废弃物取代土壤和简化育苗程序是水稻及其他农作物育苗生产中代替土壤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出路。在育秧盘生产过程中,烘干是成品前的必不可少的一步。烘干可以使湿坯快速干燥成型,缩短生产周期。但由于秧盘湿坯较脆弱,翻转容易破碎,因此,使用现有烘干设备时,输送带不能采用层叠的普通塔式结构,只能采用直线结构。初步成型后的育秧盘产品含水量是200%,烘干非常困难。木材、纸板或成型秸秆的含水量都不超过20%,甚至只有7~8%,烘干线只有30~50米。温度在150~200度时,烘干本产品需100~120分钟,则至少需要150~200米长的烘干线。采用直线结构,烘干线每1延长米就需1万元,设备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还占用大量的厂房和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土育秧盘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通过对输送带的结构进行改进后,使其可以采用层叠的立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烘干箱体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若干平行排列的托盘和托盘两端的链条构成,托盘为矩形,表面设有透气孔,两端边缘于中间位置设有铰接在链条的链节轴上的铰接部,该铰接部与链节的铰接点高于托盘上表面,使得托盘能够在自重作用下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及热效率高的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和生产成本。靠托盘自重保持平衡,使正面始终朝上,秧盘在烘干过程中不会翻转。本产品采用多层立体不翻转的定位烘干,可以在相同的温度下,利用30米长烘干设备,时间可缩短至40~50分钟即可完成烘干过程。大幅减少了占用的厂房空间和烘干时间,大幅提高了生产速度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它包括烘干箱体1和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由若干平行排列的托盘3和托盘3两端的链条4构成,托盘3为矩形,表面设有透气孔5,两端边缘于中间位置设有铰接在链条4的链节轴上的铰接部6,该铰接部6与链节的铰接点高于托盘3上表面,使得托盘3能够在自重作用下保持水平。
所述托盘3由板材制成,其两侧设有折边7。
所述托盘3设有向下的下延部8,所述输送带2至少于靠近一端处固定有与下延部8相配合的振盘部9,振盘部9的顶部低于托盘3的底部,高于下延部8的底部,使得托盘3经过振盘部9时能与其碰撞而产生振盘动作。振盘部9可采用锯齿形,以产生连续的振盘动作。
所述下延部8设在所述铰接部6的下方,与铰接部6为一体,分别为杆状体的两端。
所述输送带2采用层叠式结构。层叠结构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也减少了箱体内的热量散失,也有利于蒸气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金达农化有限公司,未经牡丹江金达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3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体储备料仓均化干燥处理装置
- 下一篇:往复式药草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