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孔钻带油钻屑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8512.0 | 申请日: | 2015-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1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百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2 | 分类号: | B23B41/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华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孔钻带油钻屑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床的附属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深孔钻附件。
背景技术
连铸机辊组由芯轴、轧辊、轴承和轴承座构成,轧辊、轴承分别套装在芯轴上,由平键固定。目前使用的芯轴长达两米,需要在芯轴的中心钻进油孔,为轧辊和轴承进行供油,芯轴在深孔钻进行加工,深孔钻一边钻一边喷射切屑油,充分保证钻头正常工作,切屑油和钻屑一起随之排出,钻屑与切屑油然后分离开来,将钻屑装袋打包,切屑油进入油箱,循环使用,钻屑装袋后堆放在生产车间的废品区。存在的问题是,钻屑表面仍残留有大量的切屑油,而这些切屑油随钻屑一同被装入编织袋中,在堆放过程中,切屑油慢慢流出,浸湿编织袋,由于深孔钻使用的切屑油极易燃,加之夏季生产车间废品区暴晒、高温,编织袋极易着火,形成火灾,轻则烧毁厂房,重则威胁工人的人身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孔钻带油钻屑回收处理装置,减少钻屑表面的含油量,避免装油钻屑的编织袋燃烧,消除安全隐患。
深孔钻带油钻屑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深孔钻,深孔钻上设有排屑口,其特点是该装置还包括脱油机、编织袋和料斗,所述脱油机内设编织袋,编织袋开口朝上与排屑口相对应;料斗上端与深孔钻的排屑口边缘焊接固定,下端位于编织袋袋口正上方,由排屑口排出的钻屑与切屑油混合物一同进入编织袋中,当钻屑量达到一定时,启动脱油机,将钻屑表面残留的切屑油甩出,取出编织袋,堆放在生产车间的废品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料斗截面呈圆形,其上端面直径大于排屑口的宽度,下端面直径小于编织袋的口径,料斗内壁上敷设有一层耐磨板,既可以防止钻屑外漏,便于钻屑进入编织袋,提高料斗的耐磨性,避免料斗壁被钻屑直接刮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脱油机可以为甩干设备或脱水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该装置采用脱油机,可以将钻屑表面的切屑油甩出,极大地减少钻屑表面的含油量,编织袋不会被切屑油浸湿,不论是夏季还是遇到明火,钻屑堆放也不会着火,切断火灾根源,有效保障厂房的安全,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深孔钻带油钻屑回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料斗的剖视图。
图中:1-深孔钻、1.1-排屑口、2-脱油机、3-编织袋、4-料斗、4.1-耐磨板、5-钻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由图1、2可以看出,深孔钻带油钻屑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深孔钻1,深孔钻上设有排屑口,该装置还包括脱油机2、编织袋3和料斗4,所述脱油机内设编织袋,编织袋开口朝上与排屑口相对应;料斗上端与深孔钻的排屑口边缘焊接固定,下端位于编织袋袋口正上方,由排屑口排出的钻屑与切屑油混合物一同进入编织袋中,当钻屑量达到一定时,启动脱油机,将钻屑表面残留的切屑油甩出,取出编织袋,堆放在生产车间的废品区。
所述的料斗4截面呈圆形,其上端面直径大于排屑口的宽度,下端面直径小于编织袋3的口径,料斗内壁上敷设有一层耐磨板4.1,既可以防止钻屑外漏,便于钻屑进入编织袋,提高料斗的耐磨性,避免料斗壁被钻屑直接刮磨。
所述的脱油机2可以为甩干设备或脱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百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百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8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