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尾板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7138.2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3 | 分类号: | B60P1/43;B60P1/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尾板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尾板上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载货汽车货箱的后尾板一般采用将后尾板的下端铰接在货箱下端,然后手动打开后尾板以及手动锁紧将后尾板关闭,也有后尾板通过油缸等自动打开的结构。但是这样的后尾板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仅限于将车厢关闭以及打开,方便卸货。对上下货起到的帮助较小。往往在上货时较费力,需要单独的液压升降平台来帮助完成。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将后尾板设计成可以上下移动,如中国专利ZL201120556056.7公开的一种双层平板型道路清障车后尾板装置,将后尾板装置设计成包括第一后尾板和第二后尾板,第一后尾板和第二后尾板铰接,让第一后尾板和第二后尾板可以升降,在下降后翻开第二后尾板,这样后尾板装置就相当于一个升降平台,可以将货物推到后尾板上,然后后尾板升起,再将货物推进车厢。当上货完毕后,再将后尾板装置翻转,用于将车厢封闭。
这样的话,设计一个升降水平支撑结构以及合适的翻转机构成为我们首选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专利ZL201120556056.7公开的翻转控制机构包括两个油缸,两个油缸分别于清障车平板的两侧铰接,两个油缸的推杆分别于第一后尾板的两侧铰接,通过两个油缸来实现翻转,这样一方面油路系统控制系统较复杂,另一方面成本较高。通过撑脚来支撑后尾板,需要手动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能实现自动化操作的汽车后尾板升降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尾板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和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通过第一销子铰接在支撑架中间的油缸安装支耳上,所述油缸安装支耳两侧的支撑架上分别设有两个支撑臂安装支耳,每侧的两个支撑臂安装支耳之间通过第二销子铰接有支撑臂和第一连杆,其中支撑臂位于靠近所述油缸的一侧,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销子上,另一端伸到支撑架前方,在两侧的支撑臂之间连接有连接支撑杆,所述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四销子与连接支撑杆中部的连接支耳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销子上,另一端通过第三销子与第二连杆相连;
所述支撑架的下侧设有限位调节螺栓,所述限位调节螺栓位于第一连杆的后方。
采用上述方案,后尾板包括第一后尾板和第二后尾板,第二后尾板铰接在第一后尾板上,并通过插销等装置固定。将支撑架安装在车架上,将支撑臂和第二连杆通过销子铰接在第一后尾板下端的安装座上。
当需要升上去时,油缸活塞杆缩回,支撑臂和两个连杆共同作用将后尾板装置升起。
当需要向下降时,油缸活塞杆伸长,支撑臂和两个连杆带动后尾板向下移动,当第一连杆抵到限位调节螺栓时,停止下降,通过调节限位调节螺栓的位置来调节后尾板水平的位置,同时限位调节螺栓也起到一个水平支撑的作用。当下降到头时,翻开第二后尾板,第二后尾板的前端着地,便可以方便的将货物推到后尾板装置上,再将后尾板装置升到与车厢水平,便可方便的将货物推到车厢内。当卸货时则是相反的操作程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相连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杆伸到该开口中,并通过第三销子连接。这样方便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得连接点的支撑强度更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在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将支撑架装配在车架上的吊装支耳,所述油缸、支撑臂以及第一连杆安装子横梁上。这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吊装支耳安装到车架上,装配容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臂和第二连杆的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均向上弯折,所述支撑臂和第二连杆的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均设有销孔。销孔用于与第一后尾板铰接。支撑臂和第二连杆的端部均向上弯折这样有利于操作后尾板装置翻转。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臂和连接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用以增加连接支撑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支撑臂和第一第二连杆以及一个油缸起到升降和水平支撑的作用,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我们将支撑和升降合二为一,操作简单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下侧视图。
图3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仅代表图中的相对位置,不表示产品的绝对位置。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7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