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竿的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6050.9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竿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用具领域,涉及一种鱼竿的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喜欢钓鱼,钓鱼就会用到鱼竿,现在的市场上的鱼竿的收线装置大多采用绕线轮,绕完线后一般会取下鱼钩或者直接挂上鱼竿上,这样可能会因为不小心而被鱼钩而扎到手,绕完后的线很可能缠绕在一起,影响下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竿的收线装置,可以在钓完鱼后,将鱼线更紧致的缠绕在一起,不会脱落下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鱼竿的收线装置,包括鱼竿,在鱼竿一端的竿体上轴向固设有一根燕尾榫;在鱼竿上还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一端轴向设置有与燕尾榫相对应的燕尾槽,且燕尾榫直线活动于燕尾槽中;在基座燕尾槽对面的端面上固设有一个绕线轴;挡杆通过销子活动连接在燕尾槽;在挡杆和燕尾槽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的,基座内的燕尾槽为贯穿孔,且在燕尾槽内相对于燕尾榫的一面上固设有第一凸起,且位于弹簧中;在基座上远离绕线轴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且通孔的轴线法向与燕尾榫;在基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且该通孔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一通孔的镜像轴上。
所述的,燕尾榫的轴线上固设有多个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齿口。
所述的,挡杆为“L”形,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且突出于底座的端面,一端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三通孔;销子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将挡杆定位于燕尾槽内;在档杆远离销子的一端上,固设有第二凸起,且第二凸起位于弹簧中。
所述的,绕线轴为“H”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鱼竿上的燕尾榫与底座上的燕尾槽相配合,使底座直线活动于鱼竿上,燕尾榫上“W”齿与档杆可以起到限制底座直线活动作用,这其中按下挡杆凸出与底座端面的一端,此时的另一端翘起,与“W”齿分离,底座就可自由直线活动于鱼竿上,而松开该凸起,其弹簧的作用下,档杆与“W”齿卡紧,底座只能朝着一个方向移动,起到收紧线的作用,上下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则是可以防止弹簧弹开,限位住弹簧;“H”形的绕线轴则是起到绕线的作用,线在绕线轴上绕到差不多时,将鱼钩钩住鱼竿的前端,将绕线装置沿着燕尾榫相后拉紧,即可完成绕线工作,鱼钩的钩头位于鱼竿内,不会钩到人,而且线也会很紧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鱼竿1,燕尾榫2,底座3,绕线轴4,弹簧5,挡杆6,销子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鱼竿的收线装置,包括鱼竿,在鱼竿一端的竿体上轴向固设有一根燕尾榫;在鱼竿上还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一端轴向设置有与燕尾榫相对应的燕尾槽,且燕尾榫直线活动于燕尾槽中;在基座燕尾槽对面的端面上固设有一个绕线轴;挡杆通过销子活动连接在燕尾槽;在挡杆和燕尾槽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基座内的燕尾槽为贯穿孔,且在燕尾槽内相对于燕尾榫的一面上固设有第一凸起,且位于弹簧中;在基座上远离绕线轴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且通孔的轴线法向与燕尾榫;在基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且该通孔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一通孔的镜像轴上。
所述的燕尾榫的轴线上固设有多个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齿口。
所述的挡杆为“L”形,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且突出于底座的端面,一端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三通孔;销子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将挡杆定位于燕尾槽内;在档杆远离销子的一端上,固设有第二凸起,且第二凸起位于弹簧中。
所述的绕线轴为“H”形。
鱼竿上的燕尾榫与底座上的燕尾槽相配合,使底座直线活动于鱼竿上,燕尾榫上“W”齿与档杆可以起到限制底座直线活动作用,这其中按下挡杆凸出与底座端面的一端,此时的另一端翘起,与“W”齿分离,底座就可自由直线活动于鱼竿上,而松开该凸起,其弹簧的作用下,档杆与“W”齿卡紧,底座只能朝着一个方向移动,起到收紧线的作用,上下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则是可以防止弹簧弹开,限位住弹簧;“H”形的绕线轴则是起到绕线的作用,线在绕线轴上绕到差不多时,将鱼钩钩住鱼竿的前端,将绕线装置沿着燕尾榫相后拉紧,即可完成绕线工作,鱼钩的钩头位于鱼竿内,不会钩到人,而且线也会很紧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6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捕型烟虫诱捕器
- 下一篇:一种钓鱼竿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