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3512.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东唐金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6101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缆 除冰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当然,铠装高压电缆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现有的高压电缆裸露在室外的部分经常会由于暴雪、霜冻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损坏,所以亟需一种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该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的高压电缆由于暴雪、霜冻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该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包括利用第一护臂转轴旋转链接的第一温控护臂和第二温控护臂、利用第二护臂转轴旋转链接的第三温控护臂和第四温控护臂、内部设置有总控装置的主保护套、左限位块及右限位块;第一温控护臂、第二温控护臂第三温控护臂、第四温控护臂及主保护套内部近均设置有温控装置,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内部均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电路和第二连接电路与主保护套内部的总控装置电路连接;主保护套上设置有与所述总控装置电路连接的活动电机和通信装置,主保护套上设置有与所述总控装置电路连接的活动电机和拉力监测装置;第一护臂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外拉支杆,第一外拉支杆上设置有第一外拉杆固定环,第一外拉杆固定环通过第一连接条与主保护套相连接,第二护臂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外拉支杆,第二外拉支杆上设置有第二外拉杆固定环,第二外拉杆固定环通过第二连接条与主保护套相连接。
该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具有的优点如下:
(1)通过设置主保护套,并在主保护套上设置活动电机和拉力监测装置可以在需要对电缆进行除冰时活动主保护套以很好地起的除冰功能。
(2)通过在电缆上设置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可以对主保护套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并在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内部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可以对电缆上和外界的温度进行实时地监控以确定是否开启主保护套、第一温控护臂、第二温控护臂、第三温控护臂及第四温控护臂内部的温控装置。
(3)通过在主保护套上设置通信装置,可以将此处电缆的温度信息和进行的除冰、加热、降温操作信息发送给外部的控制平台。
(4)通过在第一护臂转轴和第二护臂转轴上设置第一外拉支杆和第二外拉支杆,并将第一外拉支杆和第二外拉支杆通过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与主保护套,可以在活动电机带动主保护套运动时同时带动第一护臂转轴和第二护臂转轴运动,进而更好地起到了电缆除冰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电缆除冰保护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其中:1、高压电缆;2、第一温控护臂;3、第一护臂转轴;4、第一外拉支杆;5、第一外拉杆固定环;6、第一连接条;7、第二温控护臂;8、左限位块;9、第一连接电路;10、活动电机;11、拉力监测装置;12、主保护套;13、第二连接电路;14、右限位块;15、第二连接条;16、第三温控护臂;17、第二外拉杆固定环;18、第二外拉支杆;19、第二护臂转轴;20、第四温控护臂;21、总控装置;22、温度监测装置;23、通信装置;24、温控装置;25、活动电机;26、加热装置;27、降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东唐金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东唐金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3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