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碳硫分析仪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2708.9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科;叶反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 |
地址: | 214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析 数据 采集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涉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最新通信技术GPRS在碳硫分析仪中应用,具体为一种新型碳硫分析仪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碳硫分析仪工业上用于测定金属矿石、陶瓷等物质中所含碳及硫成分含量。金属样品在燃烧炉高温下通过氧气氧化,所生成的氧化物经不同工序处理分别进入碳、硫检测池测定。
衡量碳硫分析仪器的重要指标是稳定性和经济适用性。不稳定直接影响被测物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系统的工作电源输出、红外源辐射功率、斩波马达的频率、红外光检测器、AD模数转换器等因素都影响系统稳定性。经济适用性则是综合考虑了仪器的成本、操作性、体积以及是否方便携带等要素。
传统的碳硫分析仪器配置8位或16位单片机、模拟数字转换器、低速USB本地数据存储接口、RS232串行通信、上位PC机以及专用分析软件对数据处理和用户交互。由于单片机的时钟频率较低、存储空间较小,不得不选择两片或更多不同型号单片机分工协作,如8位单片机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器采集数据、16位单片机则负责与外部USB、上位PC机接口。这样便无形增加了系统制版的面积与程序维护的复杂性。另外,当前碳硫分析仪器配置台式PC机独立工作,各个分析仪器数据不能实时共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硫分析仪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其结构紧凑,成本低,经济适用,并且功能完整,使用方便,系统稳定性好。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碳硫分析仪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S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C-S传感器通过信号调理电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还通过GPRS模块电路连接远端数据中心。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为TMS320F2806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TMS320F2806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同步串行口连接所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所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包括ADS1224模拟数字转换芯片,所述ADS1224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第9、10、13、14管脚分别连接接口J1,所述接口J1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端相连,所述ADS1224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第2、3、4、5、6管脚分别连接接口J2,所述接口J2与所述TMS320F2806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通用I/O管脚相连;
所述外部存储设备为本地U盘设备,所述TMS320F2806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U盘读写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本地U盘设备,所述U盘读写控制电路包括CH376SU盘驱动模块,所述CH376SU盘驱动模块的第10、11管脚连接所述本地U盘设备;
所述GPRS模块电路包括MC55无线模块,所述MC55无线模块的第41管脚与所述TMS320F2806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通用I/O口相连,所述MC55无线模块通过第15、17管脚与所述TMS320F2806数字信号处理器通信,所述MC55无线模块第1、2、3、4、5、6管脚连接SIM卡接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系统主控制器,简化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结构紧凑,成本低,经济适用,软件设计与功能升级难度降低,无形中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数字信号处理器还连接外部存储设备和GPRS模块电路,两者相互配合增强存储、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整体结构功能完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U盘读写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GPRS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2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