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氮氧化物注汽锅炉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2037.6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峰;陈军;沈君芳;李登平;王贵东;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5/12 | 分类号: | F23K5/12;F23N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汽锅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氮燃烧锅炉,特别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注汽锅炉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热采作为油田生产现阶段的主要上产阵地,为我国原油的稳定供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稠油热采的关键设备----注汽锅炉既是稠油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对环境要求的不断加强,保护水资源和控制大气污染成了制约稠油生产的关键点。如何达到既环保又能提供稠油生产需要的能量,成为了稠油生产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研究出烟气低排放的注汽锅炉就变得非常重要与迫切。
2014年5月16日,国家发布《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月1日执行。黄河三角洲属于烟气排放重点控制区域。燃油锅炉排放量灰尘小于30mg/m3、二氧化硫小于100mg/m3、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小于200mg/m3。燃气锅炉排放量灰尘小于10mg/m3、二氧化硫小于50mg/m3、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小于150mg/m3。
2013-2014年,技术检测中心对在用16台注汽锅炉进行烟气指标测试,其中燃料为原油的6台、燃料油(渣油)8台、天然气2台,从测试结果看燃用天然气的排烟基本能达标排放,而其它都无法达标排放。
依据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烟气中的氮化物主要分为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NOx三类,其中快速型NOx生成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热力型NOx是指当炉膛温度在1350℃以上时,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被氧化生成NOx,当温度足够高时,热力型NOx可达20%。燃料型NOx指的是燃料中的有机氮化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空气燃料的混合比。燃料型NOx约占NOx总生成量的75%~90%。
控制热力型氮氧化物主要控制燃烧焰心温度,控制燃料型氮氧化物主要控制空气燃料混合比。这两种模式中存有一定的关联性,因在于注汽锅炉的受热面已固定,无法控制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若降低焰心温度后注汽锅炉热力吸收达不到对额定热负荷的要求;因此在运行注汽锅炉上采取控燃料型氮氧化物的模式,若无法达到指标要求,烟气再应用除氮氧化物的技术。为使得注汽锅炉烟气达标运行,必须对燃料油(原油)低氮燃烧进行技术研究,从控制热力型及燃料型氮氧化物两方面进行控制,使得在排放时氮氧化物达到排放要求,这样燃烧焰心温度控制在1350℃以下,注汽锅炉吸热面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形成全新的低氮排放注汽锅炉。
由于燃油注汽锅炉的NOx较高,单纯采用一种技术来降低其排放量非常困难,须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方可达到有效控制NOx的目的,根据油田注汽锅炉的结构特点及燃烧器情况,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控制NOx,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采用燃油乳化技术
使用乳化燃油可有效的减少NOx排放,随着乳化油中水添加率的增加,NOx排放近似呈线性下降(图1)。这主要是由于乳化油含有高汽化潜热的水,使燃烧火焰温度下降;又由于乳化油的“微爆”效应加速了燃烧过程,缩短了燃烧持续期和氮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从而使NOx生成量降低。
主要原因归结为:
(1)乳化燃料的“微爆”效应改善了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
(2)乳化燃料中水的汽化吸热降低了工质温度和最高燃烧温度,显著地减少了燃油的热裂反应,抑制了碳烟的形成;
2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基本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在第一阶段,将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80%),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此时第一级燃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α<1,因而降低了燃烧区内的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因此,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为了完成全部燃烧过程,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布置在辐射段中段的二次风喷口――称为火上风喷口送入炉膛,与第一级燃烧区在贫氧燃烧条件下所产生的烟气混合,在α>1的条件下完成全部燃烧过程。
这一方法弥补了简单的低过量空气燃烧的缺点。在第一级燃烧区内的过量空气系数越小,抑制NOx的生成效果越好,但不完全燃烧产物越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引起结渣和腐蚀的可能性越大。
3烟气再循环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2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注汽锅炉对流段侧门开启装置
- 下一篇:用于低热值燃气轮机的煤气加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