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1941.5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峰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水***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瘤 夹闭术 中的 减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颅内血管病变中常见危险性极高的疾病,是发生蜘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其最大危险为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目前治疗动脉瘤最为确实有效的方法之一。
而对于一些大型宽颈的动脉瘤或者巨大型的动脉瘤,因动脉瘤体大且瘤内压力高,无法显露瘤颈进行夹闭,因此术中如何进行动脉瘤内减压从而显露瘤颈非常关键。
目前无专用减压装置,通常选用以下两种减压技术:1.颈部切开直接控制颈段颈内动脉,通过在颈内动脉内预置动脉鞘管行负压吸引;2.经股动脉插管,采用球囊导管技术控制颈段颈内动脉,切开瘤壁后将吸引器置入动脉瘤内吸引减压。前者有颈部切开损伤;后者切开瘤壁抽吸血液易使视野显示不清,不利术中操作。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用于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夹闭术中,阻断载瘤动脉,回抽动脉瘤内血液,降低瘤内压力后充分暴露瘤颈,便于夹闭动脉瘤,而关于瘤内减压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用于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夹闭术中,阻断载瘤动脉,回抽动脉瘤内血液,降低瘤内压力后充分暴露瘤颈,便于夹闭动脉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所述瘤内减压装置包括高顺应性球囊、导管;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位于导管远端;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远端和近端均设有标识环;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与导管组合形成囊腔;所述高顺应性球囊两端为圆锥状,中间为圆柱状;所述导管设有引流通道、辅助通道;所述的引流通道贯穿高顺应性球囊;所述的辅助通道与囊腔相通。
所述的辅助通道连接注射器。
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由PET、尼龙、烯烃、酯链共聚而成。
所述的导管远端设有开口,其开口与引流通道相通。
所述的引流通道内径为3.5F。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减压装置,首先通过球囊阻断载瘤动脉近端,阻止来自心脏的前向血流流入动脉瘤内,再通过远端开口的导管中的引流通道,回抽远端分支动脉回流血液以及动脉瘤内血液,使得动脉瘤内血液减少,压力降低,手术视野清晰,瘤颈显露充分,便于动脉瘤夹闭术的实施;
2、高顺应性球囊顺着导丝在弯曲的载瘤动脉中向前行进能力强、紧贴导管,壳体重裹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身实用新型的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导管截面示意图。
附图3为导管与注射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使用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高顺应性球囊 11.标识环
2.导管 3.囊腔
21.引流通道 22.开口
23.辅助通道 231.注射器
4.导丝 5.总动脉
6.动脉瘤
实施例1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描述中使用了术语“近端”和“远端”,其中所述的近端为距离医生操作较近的一端;所述的远端为距离医生操作较远的一端。
请参照图1,图1是本身实用新型的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结构示意图。一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瘤内减压装置,所述瘤内减压装置包括高顺应性球囊1、导管2;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1位于导管2远端;所述导管2远端设有开口22;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1远端和近端均设有标识环11;所述的高顺应性球囊1与导管2组合形成囊腔3;所述高顺应性球囊1两端为圆锥状,中间为圆柱状。
请参照图2,图2为导管截面示意图。所述导管2设有引流通道21、辅助通道23;所述的引流通道21贯穿高顺应性球囊1;所述的辅助通道23与囊腔3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峰,未经张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1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导管内壁清理吸氧管
- 下一篇:一种容量控制式引流管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