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人体表面温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1256.2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川;郑丽媛;焦翠玲;苏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人体 表面温度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人体表面温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由各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恶性疾病层出不穷,如何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成为全世界共同探讨的问题。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病期间会伴有发烧发热现象。因此,人体表面温度实时测量和监控显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对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如中小学校、飞机场、火车站、工业区等;而传统的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方式效率低下,导致测量工作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化的人体表面温度测量和监控系统,以满足上述场所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响应快速、测量准确的智能人体表面温度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人体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它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场温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测温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修正人体温度的人体温度的主控制模块和用于对最终的人体温度进行实时存储及显示的终端机模块;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和若干个与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相连的红外感应探头,所述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和场温检测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相连,所述主控制模块还连接有一ZigBee无线发射模块和一声光报警器,所述终端机模块连接有一与ZigBee无线发射模块通信连接的ZigBee无线接收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一ATmega16型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场温检测模块包括一DS18B20型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为MLX90614型芯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红外测温和ZigBee传输技术结合为一体,使得整个系统具有测量精确、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的接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声光报警器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人体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它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场温检测模块1、用于实时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测温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修正人体温度的人体温度的主控制模块2和用于对最终的人体温度进行实时存储及显示的终端机模块3;其中,红外测温模块包括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4和若干个与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4相连的红外感应探头5,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4和场温检测模块1分别与主控制模块2相连,同时,在主控制模块2上还连接有一ZigBee无线发射模块6和一声光报警器8,在终端机模块3上连接有一与ZigBee无线发射模块6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ZigBee无线接收模块7。
如此,利用场温检测模块1和布置于环境内各个点的红外感应探头5可分别测得环境温度和人体表面温度(尤其是额头的温度),主控制模块2通过对当前环境温度下人的额头温度与人体体温的温差进行修正得到人体体温;当检测到的人体体温大于设置的上限温度时,则通过声光报警器8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排查出人群中的体温异常者;同时,温差修正后的人体体温数据则可经ZigBee无线发射模块6与ZigBee无线接收模块7的通信关系被发送至终端机模块2,以利用终端机模块2内的数据库对体温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管理,从而实现体温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地,为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实施例的主控制模块2包括一ATmega16型单片机;场温检测模块1包括一DS18B20型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温度感应芯片4采用MLX90614型芯片。
另外,为丰富整个系统的功能,本实施例的主控制模块1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连接显示模块和时钟模块,以用于显示系统时间、人体体温以及环境温度;连接键盘模块,以用于进行系统复位、调整时间和设置温度上限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1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脑预适应训练仪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