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一体治漂浮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114.0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蔡莹;黄国兵;卢金友;杨文俊;段文刚;杨伟;陈雯;唐祥甫;陈建;陈俊;薛阿强;李利;杜兰;雷德武;熊诗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叶建民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一体 漂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及水利工程的漂浮物治理,尤其是一种水力一体治漂浮排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及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漂浮物问题,它影响发电水头、威胁运行安全;阻碍船舶航行,威胁航运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威胁饮水安全。现阶段治理漂浮物的方式主要有拦漂、排漂和清漂几种,其中:
拦漂:一般是在电站前设置柔性拦漂浮排提前拦截漂浮物。存在问题是柔性拦漂排受电站引流作用拦体呈悬链线状态,在拦漂排前兜集漂浮物,漂浮物聚集后会导致漏漂、沉漂、毁坏排体。
排漂:溢流式电站汛期利用溢流堰排漂,非溢流电站则在靠近厂房的部位设置排漂孔向下游排放漂浮物。存在问题是水力排漂消耗水量大、水能利用率低,且直接排泄到下游,不能改善水环境,对下游工程不利。
清漂:清漂是利用机械和人工直接打捞漂浮物。为及时清理附着在拦污栅上的漂浮物,工程须配置合适的清污机,当漂浮物大量聚集后需要使用人力或船只紧急清漂。存在问题是清漂受水流、气候、昼夜等多种因素限制,晚上和雾天不能操作,存在不安全隐患。
现有的清漂治漂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漂浮物问题,在掌握河道漂浮物运行规律基础上,利用水力根据工程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将漂浮物引导至指定部位定点清理,可提高治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效地解决河道及水利工程中的清漂治漂问题,提出一种水力一体治漂浮排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力一体治漂浮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排由若干个刚性浮式桥梁结构的单节浮排通过万向铰串联连接而成,在水面形成直线状态的整体浮排,所述整体浮排桥面通过缆绳控制其直线状态,缆绳与水下锚体连接固定。
所述单节浮排内置沿程出流设施单元,沿程出流设施单元由水泵、供水管及设置在供水管上的导流喷嘴组成。
所述单节浮排顶部设有绞绳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
①在掌握河道漂浮物运行规律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利用水力采取必要措施将漂浮物引导至指定部位定点清理,可大大提高治漂能力和效果。
②改善了拦漂排水面布置形态和定位方式、增加侧向导漂功能,连续引导漂浮物至指定部位清漂,可避免在工程关键部位清漂,改善了结构受力条件。
③水力一体治漂浮排在水面呈刚性直线状态并随水位升降,抛锚定位,节间采用万向连接器连接,适应三维自由运动,排体为单节钢构简支梁浮排串联,单节浮排规格与具体工程条件相适应,在浮心、重心、形心与侧向水力、漂浮物推力及牵引力共同作用下可避免排体翻转,浮排体兼具浮桥功能,通过收放钢缆绳调节排体水面形态,根据漂浮物运移状态灵活调节。
④根据工程特点利用河流作用合理布置水力一体治漂浮排,可以拦截经过浮排的所有漂浮物,在工程水力作用下都可以获得定向导漂作用。当河流水力导漂能力不足时(原型流速小于0.02m/s),开启设施自身导漂水力,可将漂浮物导向指定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单节浮排,2-万向铰,3-缆绳,4-锚体,5-坝轴线,6-坝体,7-供水管,8-水泵,9-导流喷嘴,10-绞绳器,A-喷流导漂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设在电站进水口前治漂浮排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浮排由若干个长直线刚性浮式桥梁结构的单节浮排1通过万向铰2串联连接而成,在水面形成直线状态的整体浮排。因绘图局限,本例附图2中只给出了两个单节浮排1的连接状态,实际应用中,其浮排长度、淹没深度、水力密度(单位长度消耗功率)、水面定位等参数与具体工程规模、水力特征等相关,可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选取。整体浮排桥面通过缆绳3控制其直线状态,缆绳3与水下锚体4连接固定。
在单节浮排1内置沿程出流设施单元,沿程出流设施单元由水泵8、供水管7及若干设置在供水管7上的导流喷嘴9组成,导流喷嘴9按喷流导漂流向A与供水管7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水泵8采用潜水泵与供水管7相连通提供水压,通过导流喷嘴9喷出。漂浮物引导流向指定部位后,可间歇利用电站排漂孔泄流排漂。
单节浮排1的顶部设有绞绳器10,在整体浮排的桥面调节绞绳器10,通过调整缆绳3控制浮排随水位升降以及调整浮排的水面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上结构的导管架
- 下一篇:防淤沙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