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助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105.1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汉文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助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助尿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主要生理系统之一,排尿是生理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常人一昼夜排尿量为1000~2000毫升。能否正常排尿,关系到人的健康。老人、小孩或病人可能因排尿不便或尿液溅射到生殖器造成泌尿系统疾病,需借助排尿器进行排尿。现有的排尿器大多数由排尿管和导管构成,人们在使用这种排尿器排尿时,尿液容易溅射到生殖器,容易引起生殖器感染,影响泌尿系统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便携式助尿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助尿器,包括容器和锥形漏斗,所述容器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漏斗置于容器内,其上边缘与容器的内壁无缝连接,其底部从容器的底部的开口伸出容器。
优选的是,所述锥形漏斗包括锥形斗和导管,所述锥形斗置于容器内,其上边缘与容器的内壁无缝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接在锥形斗的底部,其另一端从容器的底部的开口伸出容器。
优选的是,所述锥形漏斗与容器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锥形漏斗的内底部设有螺纹,方便外接连接管。
优选的是,所述容器的内底部设有螺纹,方便外接接尿器。
优选的是,该便携式助尿器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在容器顶部的开口处,在助尿器不使用时能保持内部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容器与锥形漏斗结合,使人们在需要排尿时,生殖器通过容器顶部的开口对准或放进容器内,尿液经锥形漏斗向下流经锥形漏斗的底部排出,完成排尿;同时,锥形漏斗设计防止在排尿时尿液溅射到生殖器,保证生殖器清洁,避免了生殖器因尿液滞留产生感染引发泌尿系统疾病。本实用新型适用广泛,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病人等人群使用;也可在没有洗手间的场合或在塞车的情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助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助尿器包括容器1和锥形漏斗2,所述容器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锥形漏斗2置于容器1内,其上边缘与容器1的内壁无缝连接,其底部从容器1的底部的开口伸出容器1,人们在需要排尿时,生殖器通过容器1顶部的开口对准或放进容器1内,尿液经锥形漏斗向下流经锥形漏斗2的底部排出,完成排尿,同时,锥形漏斗2的底部可以连接连接管或接尿袋,可以在不方便的场合存储尿液。本实施例的锥形漏斗2与容器1一体成型或分开成型,只要实现锥形漏斗2与容器1无缝连接即可。其中,所述锥形漏斗2包括锥形斗21和导管22,所述锥形斗21置于容器1内,其上边缘与容器1的内壁无缝连接,所述导管22的一端接在锥形斗21的底部,其另一端从容器1的底部的开口伸出容器1,导管22的内底部设有螺纹23,可外接连接管,方便尿液的排放,锥形漏斗设计防止在排尿时尿液溅射到生殖器,保证生殖器清洁,避免了生殖器因尿液滞留产生感染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另外,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的内底部设有螺纹11,方便外接接尿器,适合在没有洗手间或其他不方便的场合。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助尿器还可以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在容器顶部的开口处,在助尿器不使用时能保持内部清洁。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助尿器适应性广大,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病人等人群使用,或在没有洗手间或塞车的等场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汉文,未经郭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瓶放置袋
- 下一篇:一种心包穿刺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