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8000.6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超;魏莉;王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超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21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水利 循环 排灌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水利排灌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现有灌溉主要依靠以下方式:1)一年四季等一春,望天降雨灌青苗,但由于自然降雨不确定因素,如降雨过量或过少,过早或过晚等现象,并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周期,也必然影响到收后产量。2)人工开渠引入江河或水库水源到田头进行人工或机械灌溉,但由于灌溉管理粗放和水利设施功能局限性以及水资源紧缺和引水成本过高等,难以满足大面积农田灌溉需求,而且一年四季难以定时、定量灌溉,使农作物生长周期和收后产量仍然避免不了受到极大影响。3)就地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由于地下水来源,一部分是地球自然生态平衡必须贮存的水源;另一部分是生态循环系统大气降水,但每次降水:如过少既不能满足灌溉、又不能补充地下水源,大部分反而又被大气蒸发,这些灌溉方法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又不能节水利用,可持续性发展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充分利用地下水源和大气降水,节水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防涝防洪作用,且将排灌与农作物施肥结合,在浇灌的同时进行作物施肥,作物浇灌施肥方便,循环可持续发展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包括蓄水池、混料池、连接蓄水池的排水主沟、连接混料池的输水主管道,所述蓄水池和混料池之间连接过水管道,且在过水管道上设置抽水泵,所述混料池与输水主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水主管道的一侧管壁垂直连接若干个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支管一侧管壁沿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浇水管,且在输水支管之间设置与排水主沟连接的排水小沟,所述排水主沟与蓄水池的连接端部设置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溢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管道连接臭氧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池一侧设置加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主管道上设置调节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浇水管的管径由输水支管与输水主管道的连接端侧向另一侧端侧逐渐增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灌设施通过抽水泵抽送蓄水池内的水至混料池,在混料池内与肥料充分混合后沿输水主管道输送至输水支管,最后从输水支管上的一排浇水管排出给作物进行浇灌,其中通过在过水管道端部设置混料池,可使排灌设施对作物进行浇灌的同时在水中掺和肥料进行施肥,作物浇灌施肥方便,且浇水管的管径设计成由输水支管与输水主管道的连接端侧向另一侧端侧逐渐增大,确保给作物浇灌施肥平均,同时在过水管道上还设置了臭氧发生器,在作物浇灌前对水源进行有效杀菌,确保浇灌安全,通过在输水支管之间设置与排水主沟连接的排水小沟,可将作物周围的多余水分聚集,并沿排水主沟输送回蓄水池,可有效保存大气降水和浇灌的多余水分以及充分利用地下水源,循环排灌节水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防涝防洪作用,循环可持续发展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蓄水池;2、过水管道;3、抽水泵;4、臭氧发生器;5、混料池;6、输水主管道;7、调节水阀;8、输水支管;9、浇水管;10、排水小沟;11、排水主沟;12、过滤网;13、溢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包括蓄水池1、混料池5、连接蓄水池1的排水主沟11、连接混料池5的输水主管道6,所述蓄水池1和混料池5之间连接过水管道2,且在过水管道2上设置抽水泵3,所述混料池5与输水主管道6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水主管道6的一侧管壁垂直连接若干个输水支管8,所述输水支管8一侧管壁沿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浇水管9,且在输水支管8之间设置与排水主沟11连接的排水小沟10,所述排水主沟11与蓄水池1的连接端部设置过滤网12,所述蓄水池1的一侧设置溢出口13,所述过水管道2连接臭氧发生器4,所述混料池5一侧设置加料口13,所述输水主管道6上设置调节水阀7,所述浇水管9的管径由输水支管8与输水主管道6的连接端侧向另一侧端侧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超,未经李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8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机驱动装置
- 下一篇:花椒树高效施肥灌溉喷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