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功耗高压取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7264.X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平;徐保华;胡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M7/21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龙湖浩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高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能应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微功耗高压取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取能电流通常需要体积较大的电流能量转化装置,能量的输出比较大,但不合适应用于一些微功耗小体积的环境中。从高电压小体积环境采用电流感应取电,从高压设备攫取的电量都极为微小,如电流大概只有10μA-100μA,又不能满足直接应用于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适用于高电压小体积环境取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功耗高压取电电路,体积小,生产方便,电路稳定性可靠,可以在低功耗的状态下便捷的从高压设备上取得适合正常生产的电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功耗高压取电电路,包括感应取电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的感应取电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CT、桥式整流器O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1,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3,所述的运算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所述的电流互感器CT包括互感线圈及与互感线圈相连的两个交流输出端,桥式整流器O1具有两个交流输入端、一个直流输出端和接地端,电流互感器CT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连接桥式整流器O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电容C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N沟道MOS管Q1的漏极、电阻R2的一端分别连接桥式整流器O1的直流输出端,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均连接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N沟道MOS管Q1的栅极,N沟道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运算放大电路的接地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桥式整流器O1的接地端接地。本实用新型电路稳定性可靠,可以在低功耗的状态下便捷的从高压设备上取得适合正常生产的电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容C1、电容C2均为钽电容。钽电容体积小但有较大的电容量,具有单向导电性,增强电路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运算放大电路包括变压器T1、运算放大器U1、反相器U2、基准电压芯片U3、N沟道MOS管Q2、N沟道MOS管Q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变压器T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变压器T1的另一端、基准电压芯片U3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负输入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正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连接N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2的输入端,反相器U2的输出端、N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N沟道MOS管Q3的栅极,N沟道MOS管Q3的漏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N沟道MOS管Q3的源极、N沟道MOS管Q2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基准电压芯片U3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的变压器T1为双绕组变压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阻R2、电阻R3均为可调电阻。通过调整电阻R2、电阻R3的大小,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可以进行适度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生产方便,电路稳定性可靠,可以在低功耗的状态下便捷的从高压设备上取得适合正常生产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微功耗高压取电电路,包括感应取电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其中,运算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感应取电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CT、桥式整流器O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均为具有正负极的钽电容,输出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3,电阻R2、电阻R3均为可调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7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机房备用电源的线上电池劣变监控系统
- 下一篇:混合能源发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