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净化生态堤坝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6843.2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城;吴俊磊;朱亚波;郭永;张新旺;余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海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C02F1/00;C02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净化 生态 堤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污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河道净化生态堤坝。
背景技术
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目前也有各种各样的治污装置,要么养护效果较差,要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目前有采用蓝藻剂对原来污染水体进行快速溶解,除臭,后将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达到净化河道水体,优化水生生态系统,但是这个技术无法直接应用到河道中,适用范围较小。如果再单独增加一配套的设施,那就大大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河道净化生态堤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河道净化生态堤坝,它包括堤坝本体,所述堤坝本体的外侧侧面为斜面,所述堤坝本体的内部设有上下依次分布的若干条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净化块,每条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包括一个斜边和水平边,所述斜边的底部与水平边连接,所述净化块与堤坝本体上设有限位装置。
所述堤坝本体的出水一侧还设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靠近堤坝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远离堤坝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河水在流动时,必然会经过各个堤坝本体内的水流通道,从而使水流通道内的净化块能对河水进行净化,这样无需再额外增加配套设施,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结构简单。再由于每条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包括一个斜边和水平边,所述斜边的底部与水平边连接,这样能增加水流通道的长度距离,增加净化效果。再由于所述净化块与堤坝本体上设有限位装置,这样防止净化块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堤坝本体的出水一侧还设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靠近堤坝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远离堤坝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进一步增加净化效果,双重净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河道净化生态堤坝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堤坝本体,1.1、水流通道,2、净化块,3、净化箱,3.1、进水口,3.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河道净化生态堤坝,它包括堤坝本体1,所述堤坝本体1的外侧侧面为斜面,所述堤坝本体1的内部设有上下依次分布的若干条水流通道1.1,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净化块2,每条水流通道1.1的横截面包括一个斜边和水平边,所述斜边的底部与水平边连接,所述净化块2与堤坝本体1上设有限位装置。由于河水在流动时,必然会经过各个堤坝本体内的水流通道,从而使水流通道内的净化块能对河水进行净化,这样无需再额外增加配套设施,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结构简单。再由于每条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包括一个斜边和水平边,所述斜边的底部与水平边连接,这样能增加水流通道的长度距离,增加净化效果。再由于所述净化块与堤坝本体上设有限位装置,这样防止净化块滑动。
所述堤坝本体1的出水一侧还设有净化箱3,所述净化箱3靠近堤坝本体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3.1,远离堤坝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海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海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6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手轮启闭式自锁防水门
- 下一篇:吸尘车收排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