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可调节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4969.6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城;吴俊磊;朱亚波;郭永;张新旺;余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海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河道 生态 调节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可调节底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物理法治理河道污染水体工程巨大,造价较高,还可能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对大面积污染的河道难以制。目前有采用蓝藻剂对原来污染水体进行快速溶解,除臭,后将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达到净化河道水体,优化水生生态系统,优化景观的效果。采用微生物与复合酶一起使用能够更有效更快速的降解水体中的氮磷以及其他污染物,而且用量小,成本低,但是目前的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底座是固定式的,无法根据底座上的实际重量而进行浮力调节,从而降低了实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据底座上的实际重量而进行浮力调节,从而能增加了实用效果的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可调节底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的一种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可调节底座,它包括底座、环形裙边和气囊,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容置各种水生植物的凹坑,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环形裙边呈下大上小,且固定在底座的侧壁,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弧形凹槽内,所述气囊设有充气口。
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一端与气囊连通,另一端与充气口连通。
所述气囊的最大直径小于弧形凹槽的最大内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弧形凹槽内,所述气囊设有充气口,这样底座在气囊的作用下,气囊可以充气或者放气,这样可以能据底座上的实际重量而进行浮力调节,再由于所述环形裙边呈下大上小,且固定在底座的侧壁,这样能增加底座在河道水中的稳定性,防止倾斜。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一端与气囊连通,另一端与充气口连通,增加充气和放气的便携性。
所述气囊的最大直径小于弧形凹槽的最大内径,限位气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可调节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环形裙边,3、气囊,4、充气口,5、连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河道生态浮岛的可调节底座,它包括底座1、环形裙边2和气囊3,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容置各种水生植物的凹坑,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环形裙边2呈下大上小,且固定在底座1的侧壁,所述气囊3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弧形凹槽内,所述气囊3设有充气口4。充气口4位于底座的侧面。由于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弧形凹槽内,所述气囊设有充气口,这样底座在气囊的作用下,气囊可以充气或者放气,这样可以能据底座上的实际重量而进行浮力调节,再由于所述环形裙边呈下大上小,且固定在底座的侧壁,这样能增加底座在河道水中的稳定性,防止倾斜。
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气管5,所述连接气管5一端与气囊3连通,另一端与充气口4连通。增加充气和放气的便携性。
所述气囊3的最大直径小于弧形凹槽的最大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海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海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4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河道用垂直升降式曝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