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领巾免打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2421.8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姬脉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脉壮 |
主分类号: | A44B6/00 | 分类号: | A44B6/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领巾 打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领巾,具体地说是一种红领巾免打结器。
背景技术
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佩戴红领巾象征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传统,是少先队员的一个重要标识,而为来宾佩戴红领巾也是少先队的一项重要礼节。目前中小学生佩戴红领巾的习惯是先将红领巾沿长边折叠后搭在脖子上,然后将红领巾垂下的两端相互打结后拉紧。这种佩戴红领巾的方法多年来虽然一直被广泛采用,但其中仍存在弊端:传统的打结方法操作较为复杂,打结时间较长,打结之后红领巾会出现明显褶皱,再次佩戴时会影响美观,另外,佩戴红领巾时如果红领巾的端部受到牵拉,围绕在佩戴者脖子上的绳结会越拉越紧,中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时出现意外而导致窒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设计了红领巾免打结器产品,并于2013年10月18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320644348.5,该产品能够免去佩戴红领巾时打结的步骤,简化红领巾的佩戴方法,但由于其面板为平面,需要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面板不发生断裂或变形,因此产品制作时用料较多,导致其自重较大,佩戴时舒适度较差,同时由于其内部防滑筋等部件的构造相对复杂,生产时的模具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领巾免打结器,它能够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提升面板自身强度,减少产品用料及其自重,有利于增强佩戴时的舒适度,同时不需设置防滑筋等辅助结构,有利于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面板,面板两个相对的边缘分别向面板同侧卷曲形成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端的直径均大于其下端的直径,面板上端与下端之间向远离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一侧凸出,面板上端边沿为向外凸出的弧形边,面板上端的宽度L1大于面板下端的宽度L2,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面板上设置分隔块,分隔块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一筒体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筒体内部相通,第二斜面与第二筒体侧壁之间设置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筒体内部相通。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面板之间的分隔块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上端与外界相通。所述面板包括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第一组装板一端卷曲形成第一筒体,第一组装板另一端靠近第一筒体的一侧设置第一凸块,第一凸块靠近第一筒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斜面,第二组装板一端卷曲形成第二筒体,第二组装板另一端靠近第二筒体的一侧设置第二凸块,第二凸块靠近第二筒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斜面,第一凸块上开设插槽,第二凸块上设置插块,插槽与插块相互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是向内凹的弧形面,第一斜面与第一筒体外侧壁平行,第二斜面与第二筒体外侧壁平行。面板、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外表面均设置装饰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面板向外凸出,自身强度较高,能够减少产品用料及其自重,有利于增强佩戴时的舒适度,同时不需设置防滑筋等辅助结构,有利于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通过两部分插接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脉壮,未经姬脉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2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双面伞
- 下一篇:一种纽扣掉落临时替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