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9937.7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郎小林;骆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声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2/00 | 分类号: | B41F2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特别是一种凹印机。
背景技术
凹印机是凹版印刷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印刷设备,在采用凹印机进行印刷品印刷时,
一直存在着“刀丝、拉条、版脏”的问题,即在凹印版辊工作表面的图文(网穴)之外的空白部分(即镀饹表面)残留有非常薄的雾状、条状和丝状油墨,印刷时转移到印刷品上,在印刷品图文以外部分形成的质量缺陷,是印刷过程中出现得较频繁和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轻则造成印刷品质量合格率降低,重则会导致质量事故发生。
“刀丝、拉条、版脏”产生的原因较多且比较复杂,主要有:1、凹版制版技术问题,尤其是抛光质量不好;2、油墨粘度控制不好,或出现干固层杂质;3、刮刀压力不够及磨损问题;4、凹印版长时间印刷磨损;5、环境温湿度影响。在实际印刷过程中,“刀丝、拉条、版脏”一直是困扰凹版印刷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目前传统的解决措施一般有:1、人工高速运转进行凹印版的砂版打磨;2、开机中使用竹筷等尖锐工具挑刮油墨刮刀刃口;3、调整油墨刮刀角度,加大油墨刮刀压力;4、调整油墨流速,并进行搅拌;5、过滤油墨等;以上方法虽能够一定程度解决“刀丝、拉条、版脏”的问题,但效果却不太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印机,在采用其进行印刷品的印刷时,以降低印刷品出现“刀丝、拉条、版脏”的质量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印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压印辊、凹印版辊、油墨槽和油墨刮刀,油墨刮刀位于凹印版辊一侧并与凹印版辊平行,在机架上还安装有吹气杆,其位于油墨刮刀的上方且与凹印版辊平行,吹气杆的出气口靠近并且对着凹印版辊的圆柱面,使由吹气杆的出气口吹出的压缩空气直接吹向凹印版辊的圆柱面。
所述吹气杆为中空的长杆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连接的进气嘴,压缩空气可通过压缩空气管经进气嘴进入吹气杆内腔,出气口沿吹气杆长度方向开设,与吹气杆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印机由于在机架上加装了吹气杆,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吹气杆吹出的压缩空气,将粘附在凹印版辊工作表面的图文(网穴)之外的空白部分(即镀饹表面)上的雾状、条状和丝状油墨溶剂吹散挥发,从而使凹印版辊工作表面空白部分的刀丝、拉条、版脏油墨干燥,使之不能转移到承印纸张上面,从而有效防止了“刀丝、拉条、版脏”的质量缺陷的发生,提高了印刷品的印刷质量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凹印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油墨刮刀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凹印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压印辊4、凹印版辊3、油墨槽2和油墨刮刀7,油墨刮刀7位于凹印版辊3一侧并与凹印版辊3平行,油墨刮刀7的刃口与凹印版辊3的圆柱面接触,在机架1上还安装有吹气杆6,其位于油墨刮刀7的上方且与凹印版辊3平行。吹气杆6为中空的长杆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5连接的进气嘴8,压缩空气可通过压缩空气管5经进气嘴8进入吹气杆内腔10,出气口9沿吹气杆6长度方向开设,为一窄长的缝隙,与吹气杆内腔10连通,该出气口9靠近并且对着凹印版辊3的圆柱面,使由吹气杆6出气口9吹出的压缩空气可直接吹向凹印版辊3的圆柱面。
出气口9亦可为沿吹气杆6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个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声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宏声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9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静电除尘辊
- 下一篇:圆网印花机的刮刀高度调节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