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气体取样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7809.9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6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敏;管国辉;张守军;张殿宇;龚玉虎;曲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气体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气田生产技术领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井口取气样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生产过程中,需要从井口采集气样进行组分分析,为油气田生产提供依据。目前市场上的气体取样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井口采样过程中,需要多次排空,操作繁琐,并且排出的气体对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伤害。现有的采样袋在结构上存在设计的缺陷,即采样时气体置换难,而且气体样品在分析过程中还容易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井口气体取样袋,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井口气体取样袋,其包括:
密封袋体,第一气阀,第二气阀;所述密封袋体具有容装取样气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均连接于所述密封袋体且均与所述密封袋体的内腔密封连通。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所述密封袋体上还设有一取样帽,所述密封袋体的任一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取样帽密封罩设于所述通孔上,且所述取样帽内设有能启闭所述通孔的弹性垫片。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所述密封袋体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其至少一角处的上下两面密封压实,形成压实角。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所述密封袋体的任意两对角处的上下两面密封压实,形成两压实角,所述密封袋体内部形成梭形空间。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所述密封袋体的四角的上下两面密封压实,形成四个压实角,所述密封袋体内部形成梭形空间。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至少一所述压实角处穿设有一挂孔。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在靠近所述密封袋体的相对两端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均采用单向阀或直杆阀。
如上述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中,所述第一气阀为进气阀、第二气阀为排气阀,或所述第一气阀为排气阀、第二气阀为进气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其特点及优点为:
通过在密封袋体上设置两个气阀,即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在排气过程中实现进气和出气功能的分离,与现有的仅设置一个气阀的取样袋相比,使气体置换更加容易。
另外,在取样帽内部设置的弹性垫片,能防止外界气体进入密封袋体中,保证其中的气体样品不会受到污染,确保采样的真实性,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气体取样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密封袋体
2 第一气阀
3 第二气阀
4 取样帽
5 压实角
6 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口气体取样袋,其包括:密封袋体1,第一气阀2,第二气阀3;密封袋体1具有容装取样气体的内腔,第一气阀2、第二气阀3均连接于密封袋体1,且均与密封袋体1的内腔密封连通。第一气阀2、第二气阀3均能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于密封袋体1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下面以第一气阀2作为进气阀、第二气阀3作为出气阀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井口气体取样袋取气样之前,需先将密封袋体1内部的残留气体排净,即将采样软管的一端连接至井口的取样接头,将采样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气阀2,再将排气软管连接至第二气阀3;然后,打开第一气阀2、第二气阀3,使井口的气体经由采样软管、第一气阀2进入密封袋体1内腔,再从第二气阀3排入排气软管,通过排气软管使密封袋体1中的残留气体排至操作者的下风方向,避免人身伤害;持续一段时间,直至密封袋体1内部的残留气体全部被排出。通过在密封袋体1上设置两个气阀,即第一气阀2和第二气阀3,在排气过程中实现进气和出气功能的分离,与现有的仅设置一个气阀的取样袋相比,使气体置换更加容易。
其中,在第一气阀2为进气阀时,第二气阀3为排气阀;第一气阀2为排气阀时,第二气阀3为进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7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生物芯片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低浓度烟尘采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