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自动在线监测与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5512.9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昌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氮 污水 生物 处理 技术 自动 在线 监测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指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自动在线监测与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不断提高,但是氮、磷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我国的大型湖泊和近岸海域均达中度或重度的富营养污染。如今污水处理的主要矛盾已由有机物污染的去除转变为氮磷污染的去除。污水中的磷通常可以通过投加混凝剂去除,但由于氮化合物的分子量比较小,无法通过投加药剂去除。另外,利用膜处理技术来去除氮化合物,仅反渗透膜技术是最有效的,但该方法成本很高,难以推广应用。而其它的膜处理技术,如纳滤、微滤等均无法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化合物,因此氮的去除是污水深度处理的难度和重点,只有利用生物脱氮技术才能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自动在线监测与调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自动在线监测与调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反应池组件、在线监控组件及辅助组件,其中,上述反应池组件包括依此连接的第一段缺氧池、第一段厌氧池、第一段好氧池、第二段缺氧池及第二段好氧池,在先监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组件及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以便检测各反应池内数据参数,并传递至中央控制系统;上述辅助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应池组件及中央控制系统,以便调节反应池内的数据参数。
优选地,所述的在线监控组件包括一端连接在各反应池上的在线溶氧仪、在线ORP表、在线pH计、在线氨氮分析仪及在线COD分析仪,其中,上述在线溶氧仪、在线ORP表、在线pH计、在线氨氮分析仪及在线COD分析仪的另一端 连接在中央控制系统上。
优选地,所述的辅助组件包括进水泵、可调堰门、搅拌器、鼓风机及污泥回流泵,其中,上述进水泵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可调堰门的一端与进水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段缺氧池连通,以便控制第一段缺氧池的污水进入量。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器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段缺氧池、第一段厌氧池及第二段缺氧池内,以便搅拌池水,提高反应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鼓风机分别与上述第一段好氧池及第二段好氧池连接,以便供氧至池水内;上述污泥回流泵连接在第二段好氧池及第一段缺氧池之间,以便将第二段好氧池的污泥回流至第一段缺氧池内。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段好氧池及第二段好氧池均包括本体、供氧管、进水管及污泥出管,其中,所述的本体内部为空腔结构,供氧管设置在该空腔结构的底部,进水管及污泥出管分别连接在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供氧管包括进气管、主气管及支气管,其中上述进气管贯穿本体的侧壁,进气管的外端连接在鼓风机上,进气管的內端连接有主气管。
优选地,所述的主气管沿本体的侧边延伸;上述支气管包括至少二个,各支气管分别间隔设置在主气管的一侧;支气管上开有至少二个气孔,气孔沿支气管间隔设置,鼓风机将气体经主气管导入本体内,以便增强本体1内溶液的含氧量,且搅拌溶液。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部,并沿侧壁向下延伸至本体的底部处。
优选地,所述的污泥出管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下部,污泥出管的出口位于上述支气管的下部,并与本体的内部连通,以便将本体内的污泥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昌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昌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5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