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棒成型机中线胶压力喷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4246.8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阚晖;杨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晖;杨树青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2/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中线 压力 喷涂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机械,具体为一种用于滤棒成型机中线胶压力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滤棒成型机中线胶采用的是自流接触式涂胶,即:将乳胶罐放置于设备高处,位置高于中线胶涂胶笔,借助高度落差,在重力作用下乳胶通过管道自行流淌到涂胶笔口,而成型纸和涂胶笔口相接触,通过成型纸的运动将胶水涂抹在成型纸上,从而完成成型纸中线胶的上胶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自流接触式供胶存在着供胶不稳定的问题,原因在于:乳胶本身浓度很高,其流动性不好,加之乳胶中含有一些杂质颗粒,单靠重力的作用是不能够很好的把乳胶输送到涂胶笔,时常会发生滤棒没有上胶的情形。
另外,现有的自流式接触式涂胶的方式,一方面会造成涂胶笔口部位堆积大量的干胶,另一方面由于单位面积涂胶量大,胶液能够轻易的从由成型纸上胶面渗透到成型纸非上胶面,所渗胶水随成型纸运行涂抹在成型机其他部位和滤棒发射机上,容易积聚成具有危害性的积胶污垢,从而带来了许多问题,对滤棒生产及生产现场管理也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滤棒成型机中线胶的自流接触式涂胶方式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棒成型机中线胶压力喷涂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滤棒成型机中线胶压力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由高压胶罐和喷胶装置组成:
高压胶罐罐身顶部设置罐盖,罐盖四周设置密封胶圈,罐盖可翻起或打开;罐身上还设置有进气管道和出胶管道,进气管道底部位于罐身上部,接入压缩空气,出胶管道伸入罐身底部;
喷胶装置同时与出胶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连接,并设置胶量调节旋钮和电磁阀,喷胶装置出料端设置外部混合喷嘴。
所述的出胶管道上设置过滤器,用于过滤乳胶内的杂质,过滤后的乳胶通过胶管输至喷胶装置。
所述的罐盖上设置有带卸压孔的安全阀,防止罐内压力过高造成危险。
工作时气源通过进气管道引入压缩空气,使高压胶罐内压力增大,在高压的作用下胶水从高压胶罐的出胶管道流出,胶水通过出胶胶管进入一个过滤器,过滤后的乳胶通过胶管输入到喷胶装置,由喷胶装置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将胶水以极细的螺旋状线条喷涂到成型纸上。喷胶装置上装有电磁阀,用来控制喷胶装置的打开或者关闭,这个电磁阀信号引用滤棒成型机原机运行信号,即:滤棒成型机原机一旦发出启动信号,电磁阀就打开,喷胶装置开始喷胶,原机发出停止信号后电磁阀就关闭,喷胶装置停止喷胶。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使用压缩空气使高压胶罐内的乳胶处在一个密闭的高压的环境下,压力稳定而且可调,同时乳胶接触不到流动的空气,不会变干和受到污染,一旦喷胶装置电磁阀打开,高压胶罐就会源源不断的给喷胶装置进行供胶,供胶压力稳定。在此前提下再采用非接触式喷胶的方式上胶,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原机涂胶设备供胶不稳定和积干胶的问题。同时因为喷胶的方式使涂胶的面积变大,也很好的解决了成型纸渗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高压胶罐1,罐身1-1,罐盖1-2,密封胶圈1-3,进气管道1-4,出胶管道1-5,安全阀1-6,卸压孔1-7,喷胶装置2,过滤器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滤棒成型机中线胶压力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由高压胶罐(1)和喷胶装置(2)组成:高压胶罐(1)罐身(1-1)顶部设置罐盖(1-2),罐盖(1-2)四周设置密封胶圈(1-3),罐盖(1-2)可翻起或打开;罐身(1-1)上还设置有进气管道(1-4)和出胶管道(1-5),进气管道(1-4)底部位于罐身(1-1)上部,接入压缩空气,出胶管道(1-5)伸入罐身(1-1)底部;喷胶装置(2)同时与出胶管道(1-5)和压缩空气管道连接,并设置胶量调节开关和电磁阀,喷胶装置(2)出料端设置外部混合喷嘴。所述的出胶管道(1-5)上设置过滤器(3),用于过滤乳胶内的杂质,过滤后的乳胶通过胶管输至喷胶装置(2)。所述的罐盖(1-2)上设置有带卸压孔(1-7)的安全阀(1-6),用于控制气压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晖;杨树青,未经阚晖;杨树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4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锯片喷涂防锈装置
- 下一篇:机械加工产品喷涂干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