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臭氧主动式净化的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4007.2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旻琳;张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旻琳;张志伟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F24F11/02;F24F6/00;F24F1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主动 净化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臭氧主动式净化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尾气排放,汽车尾气等的排放量越来越多,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PM2.5超标,为了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空气净化器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有:HEPA过滤空气净化器,活性炭吸附空气净化器,静电吸附空气净化器,光触媒空气净化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HEPA过滤空气净化器对可吸入颗粒物及微生物只起到截留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去除或者灭活,长时间积累可能会成为更大的污染源,过滤网属于被动式处理,空气遇到多重过滤网的阻力,大部分空气会从过滤网的缝隙中通过,无法真正起到过滤的作用,过滤网需要定期的更换,否则会造成过滤网堵塞,无法达到过滤效果,长时间不更换过滤网,会造成二次污染,每年更换过滤网耗材成本很高。活性炭吸附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异味有吸附的功效,但非常容易饱和,基本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失去活性,但是有害气体在室内的释放周期会持续3-5年,无法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被吸附的有害气体还会有再次挥发到空气中的潜在危害,对微生物和可吸入颗粒没什么效果。静电吸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有比较好的截留作用,但对挥发性有害气体完全无效,并在高压电离区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和过滤技术一样属于被动处理方式,如果空气不能通过设备则起不到净化作用。光触媒空气净化器有良好的技术前景,但是生产工艺不成熟,目前尚无法实现工业规模化应用,材料成本高。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是,负离子发生器使用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使用寿命比较短,产生的负离子传递距离非常近,由于这个原因市场上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负离子只对颗粒物有效,对微生物及挥发性有害气体效果不明显。
在密闭的办公大楼中,空气循环依靠中央空调系统,特别是玻璃幕墙的办公环境,无法开窗通风稀释装修污染物,细菌,病毒,可吸入颗粒物等,室内装修污染物如甲醛,苯,TVOC等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消散,这些有害气体分子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尤其对视网膜的严重损害,长期接触甲醛还可引起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导致精力不集中,办公效率降低,给企业和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零臭氧主动式净化的空气净化器。
一种零臭氧主动式净化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机身1,设置于机身1底部的底座2,进风口3,以及设置于机身1上部的出风口4,所述机身1的底部设有紫外光发射器5,紫外光发射器5上部设有金属催化剂网6,所述紫外光发射器5和金属催化剂网6之间设有加湿部件7,所述金属催化剂网6的上部设有活性炭滤网8,所述活性炭滤网8的上部设有高效过滤网9,所述高效过滤网9的上部设有PM2.5传感器10和温湿度传感器11,所述PM2.5传感器10和温湿度传感器11的上部设有风机12。
所述金属催化剂网6上涂覆有稀有金属催化剂或者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所述稀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为二氧化钛,所述稀有金属催化剂为钛,铑,铂,钯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所述加湿部件7设置于机身1的内壁上。
所述紫外光发射器5可发射宽光谱紫外线,紫外线的光谱范围为100nm-400nm。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1和PM2.5传感器10与液晶屏连接。
所述金属催化剂网6网孔为蜂巢状,每个蜂巢状网孔的相邻两边的垂直距离为0.1-0.3mm。
所述底座2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零臭氧主动式净化的空气净化器,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臭氧,可以持续释放出主动净化空气的PHI因子,催化剂网设置为蜂巢状的结构,有利于PHI因子的释放,也有利于PHI因子的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产生的PHI因子通过分子扩散及空气流通,主动捕捉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对室内空气进行全面彻底的净化处理,提高室内空气自身的自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零臭氧主动式净化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催化剂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底座,3-进风口,4-出风口,5-紫外光发射器,6-金属催化剂网,7-加湿部件,8-活性炭滤网,9-高效过滤网,10-PM2.5传感器,11-温湿度传感器,1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旻琳;张志伟,未经朱旻琳;张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4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