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737.0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华;杨建鑫;李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透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常采用传统型金属穿刺针对动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并将其固定进行透析治疗,这种金属穿刺针只供一次血液透析使用,对血管造成的损伤较大。金属穿刺针在血管内,易贴在血管内壁上,影响血流量,易在穿刺部位产生渗血现象。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穿刺手臂不得移动,对患者造成诸多不便,患者舒适度差。一般的肾衰竭患者每周需要血液透析2-3次,金属穿刺针重复穿刺给患者血管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同时给患者带来痛苦,给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也因此变得更加繁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问题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解决办法,用软导管来取代金属穿刺针,借助套管针或塞丁格穿刺法将一种软导管送入血管,导管具有较高的血液相容性可长时间稳定留置血管中,软导管可以随血管的弯曲而弯曲,不妨碍患者活动,可供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使用,避免了再次血液透析时重新进行穿刺,患者在治疗期间软导管留在血管内不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主要是由锥头、导管、双翼针柄、锁紧接头和护帽组成,锥头与导管熔接连成一体,导管、双翼针柄和锁紧接头依次粘接连成一体,护帽可拆卸地旋紧在锁紧接头上,导管靠近锥头的一端管体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实施例中,锥头与导管采用柔软的医用级材料制成,医用级材料为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实施例中,锥头的硬度比导管的硬度更小,锥头比导管更柔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实施例中,锥头设有锥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管靠近锥头的一端管体上的一个或多个孔的形状与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管靠近锥头的一端管体上的一个或多个孔的形状与大小不同。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护帽从锁紧接头上旋下;
步骤二:对透析置管内腔预充生理盐水,并将透析置管置于生理盐水中润湿;
步骤三:借助套管针或塞丁格穿刺法将锥头和导管送入血管并长期留在血管内供血液透析使用;
步骤四:双翼针柄与皮肤紧贴或通过固定贴将双翼针柄固定至皮肤。
其中,锥头和导管被送入血管中,可以随血管扭动而弯曲,血液流经导管管体上的一个或多个孔。
其中,步骤二中,锥头和导管在血管中的留置时间可达一个月至半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对人体微创,安全稳定,其可以长期留置在血管中,不影响患者的活动,避免了每次透析穿刺血管带来的痛苦与风险,减轻了因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避免了金属穿刺针带来的不便与风险,提高了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锥头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主要是由锥头(01)、导管(02)、双翼针柄(03)、锁紧接头(04)和护帽(05)组成,锥头(01)与导管(02)熔接连成一体,导管(02)、双翼针柄(03)和锁紧接头(04)依次粘接连成一体,双翼针柄(03)的双翼与皮肤接触面积大,更稳固,易固定,效果牢固,可有效防止因患者活动幅度大或在外力下使导管(02)移位或脱离,降低了创口感染的机率,护帽(05)可拆卸地旋紧在锁紧接头(04)上,导管(02)靠近锥头(01)的一端管体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孔(06)。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透析置管的实施例中,锥头(01)与导管(02)采用柔软的医用级材料制成,医用级材料为聚氨酯,安全可靠有效,与血液相容性好,防止渗血现象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警示的输液座椅
- 下一篇:一种防脱落血液透析管路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