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防水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2636.1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防水 地漏 | ||
1.一种二次防水地漏,用于将二次防水层(1)上的水排入下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二次防水层(1)下表面的集水杯(2),所述集水杯(2)的上部安装有防沙排水盖(3),所述防沙排水盖(3)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多个外小内大的防沙排水梯形槽(32),所述集水杯(2)的下部依次与集水连接管(4)、下水PVC管(5)和防臭弯管(6)相连通,其中,所述集水连接管(4)的下部还设有集水连接管套(7),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的外表面与所述下水PVC管(5)的上部密封连接,以及还包括浮动设于所述下水PVC管(5)内部的悬浮塞堵装置,当所述下水PVC管(5)返水时,所述悬浮塞堵装置向上移动且其上部与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塞堵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返水堵头(8)、返水堵头连接杆(9)、中间连接杆(10)、浮子连接杆(11)和浮子(12),所述浮子(12)浮动在所述下水PVC管(5)的水面上,当所述下水PVC管(5)返水时,所述返水堵头(8)与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水堵头(8)与返水堵头连接杆(9)之间以及所述浮子连接杆(11)与浮子(12)之间均设有螺孔中间套(13)。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水堵头(8)包括堵头本体(81),所述堵头本体(81)的上部设有导向圆锥(82),所述导向圆锥(82)用于所述堵头本体(81)的上升导向,所述堵头本体(81)的外表面还设有密封锥面(83),所述密封锥面(83)与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包括连接套本体(71),所述连接套本体(71)的内表面设有防返水密封锥面(72),其外表面沿轴向方向上设有多个环形密封槽(73),每个所述密封槽(73)内设有密封圈(74),所述密封圈(74)用于密封所述连接套本体(71)和下水PVC管(5),其中,所述防返水密封锥面(72)与所述密封锥面(83)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4)采用橡胶制作而成,且其内圈和外圈分别为圆柱形和圆锥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的上部还设有导流锥面(7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连接管套(7)与所述集水连接管(4)通过胶水相互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沙排水盖(3)上设有多个导向凸起(31),多个所述导向凸起(31)沿所述防沙排水盖(3)的圆周方向上平均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防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2)包括集水杯本体(21)、集水面(22)和防水层凸起(23),所述防水层凸起(23)沿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多个集水孔(24),其中,所述集水面(22)为斜面且与所述二次防水层(1)的下表面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26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涸多通道地漏用多功能管道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人工排水型渗漏水量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