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电机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701.9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国;杨珍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H02K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0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机 定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机定子,属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技术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电动玩具等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各种电子产品内部的零部件也越来越精密,其中用于振动或者驱动的微型电机非常微小,其长度约为9~12mm,其直径约为4~5mm。因此,这种微型电子配件在组装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的。
现有的一种微型电机定子,包括壳体、轴套、磁钢。机壳为两端贯通的空心壳体,其一端的开口比另一端的开口小。轴套外圆为阶梯轴,其大径段固定在机壳的小孔口端内部。转子轴的第一轴承安装于机壳的小孔口端内。磁钢与轴套小径段固定连接并沿轴向延伸。转子轴的第二轴承与轴套小径段的段头相邻安装。这种微型电机定子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微型电机定子的壳体很薄,因此机壳的小开口端容易变形,特别是在组装电机的过程中、运输途中或者振动试验过程中更容易变形。2、由于轴套外圆为阶梯轴,其大径段固定在机壳的小孔口端内部,同时转子轴的第一轴承也安装于机壳的小孔口端内,因此在组装电机过程中,第一轴承与轴套的同心度较差,导致轴承挤压轴套并发生轴向移动,定子组装难、合格率偏低。3、由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型号不同,工人在组装电机过程中,需要明确地区分轴承,如此,一方面劳动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一旦工人使用错误型号的轴承进行组装,则会发生磁钢挤压破损,造成材料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微型电机定子,其优点有:强度更好,不易变形;同心度好,易于组装;组装方便快捷,合格率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电机定子,包括机壳、轴套和磁钢,所述机壳为轴向贯通的空心壳体,其一端孔口比另一端孔口小,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外圆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的小径段位于机壳内腔中,所述阶梯轴的大径段与机壳的小孔口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套的内孔为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段供转子轴穿过,所述阶梯通孔的大径段为第一轴承安装孔,所述阶梯通孔大径段的孔径与轴套外圆小径段的外径相同,所述磁钢套在轴套的小径段上连接固定,所述磁钢的一端延伸出轴套,磁钢延伸端的内孔形成第二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和第二轴承安装孔的孔径相同。
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内安装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安装孔中安装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相同型号的轴承。
所述轴套的大径段端头延伸出机壳的小孔口一端的端头。
所述轴套的大径段与机壳的孔口采用压合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阶梯轴的大径段与机壳的小孔口端固定连接,并且轴套的大径段端头延伸出机壳的小孔口一端的端头;如此设置,机壳的小孔口端的厚度增加,强度更好,不易变形。
所述轴套的内孔为阶梯通孔,该阶梯通孔的大径段为第一轴承安装孔,该第一轴承安装孔内安装第一轴承。该阶梯通孔大径段的孔径与轴套外圆小径段的外径相同,磁钢套在轴套的小径段上连接固定,该磁钢的一端延伸出轴套,磁钢延伸端的内孔形成第二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和第二轴承安装孔的孔径相同。如此设置,一方面第一轴承安装在轴套的大径段孔内,其同心度更好,更易于组装;另一方面第一轴承安装孔与第二轴承安装孔的孔径相等,可以安装同一型号的轴承,工人在组装过程中,不需要区分轴承的型号直接进行组装,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效率更快,有效防止了因使用错误型号的轴承造成材料报废,组装合格率显著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 为图2的B向视图。
附图中,1为机壳,2为轴套,3为磁钢,4为第二轴承,5为第一轴承,6为第一轴承安装孔,7为阶梯通孔,8为第二轴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传动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台区用户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