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519.3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杰;吴学东;谢发军;王东寨;王晓春;李勇;陈玉;黄顺清;崔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王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井口 气体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取常规气样,单井流程生产井在井口分离器位置取样,而85%以上的进站生产井或集中拉油流程生产井只能通过切换阀组,在分离器位置取气样,常规的井口气样采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井口直接取样的含油较多,影响气样分析,需在分离器的位置上进行取样;
2)集中拉油流程和站内取样,需进行逐井切换,每口井取样都需要将分离器内的上一井口的气置换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取样,耗时较长,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
3)站内取样不能确定多长时间能够将上一口井产气置换完,可能导致所取气样混杂了其它井的气体,造成气样不纯、气样检测结果不真实,对油井分析和生产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4)每次站内取样占用时间较长,影响油井的正常计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完全采集气样、使用方便的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用于采集油气井口的气体,包括密封筒,密封筒的侧壁上连接有注入通道,密封筒的内部腔室中横向设置有用于阻挡 和分散油气混合物的挡板,挡板位于注入通道的上部,挡板上设置有气体通道,密封筒的顶部连接有取样通道,油气混合物通过注入通道进入密封筒与密封筒的内壁相碰撞进行分散,油液向下移动,气体向上移动依次通过挡板的气体通道和取样通道流出。
进一步,密封筒中的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的上部,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上的气体通道为设置在侧边缘上的凹槽。
进一步,第二挡板上开有通孔。
进一步,密封筒顶部的取样通道上设置有控制管道通断的取样阀。
进一步,密封筒的底部连接有排油管道,油液通过排油管道排出密封筒。
进一步,排油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管道通断的排油阀。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的优点在于:
1)可将管辖井站内常规气样100%的采集,并保证单井气体检测数据真实性;
2)避免了因油气外溢造成的环境污染;
3)降低了巡检人员的取样难度,便于移动携带,安全性更高;
4)降低了气样袋浪费,减少大布、手套等物资使用量;
5)可避免计量间取样频繁切换,降低设备维修费,延长使用寿命;
6)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的取气动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其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井口气体取样器,用于采集油气井口的气体,包括密封筒1,密封筒1的侧壁上连接有注入通道2,油气混合物可通过注入通道2进入密封筒1中,密封筒1的内部腔室中横向设置有用于阻挡和分散油气混合物的挡板,挡板位于注入通道2的上部,挡板上设置有气体通道,密封筒1的顶部连接有取样通道3,油气混合物通过注入通道2进入密封筒1中,与密封筒的内壁相碰撞进行分散,由于碰撞分离以及重力分离的原理,油气混合物分离成油液和需采样的气体,油液向下移动至密封筒1的底部,气体向上移动依次通过挡板气体通道和取样通道3流出,其中,取样通道3上设置有控制管道通断的取样阀31,开启取样阀31即可采集到气体。此外,注入通道2优选连接在密封筒1的中部或下部,以采集到较为纯净的气体。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筒为无缝钢管或油管。
进一步,密封筒1的内部腔室中挡板包括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第二挡板5位于第一挡板4的上部,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均用于阻挡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碰撞到挡板的底面时进行分离,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上的气体通道为设置在侧边缘上的向内弯曲的凹槽,分离后的气体可通过挡板的凹槽向上移动,此外,第二挡板上还开有通孔51,可使密封筒1腔室中的大量的气体迅速通过第二挡板5向上移动,进入到取样通道3内,提高取样的效率。
进一步,密封筒1的底部连接有排油管道6,排油管道6上设置有控制管道通断的排油阀61,打开排油阀61,分散后沉落至密封筒1底部的油液通过排油管道6排出密封筒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