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0815.1 | 申请日: | 2015-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詹海坚;麻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达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187 | 分类号: | C22B9/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3214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渣重 熔炉 电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电渣重熔炉是利用电流通过高电阻熔渣产生的热能对金属进行再熔炼的设备。电渣重熔炉用途广泛,主要应用在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等。采用不同渣料可用于精炼各种合金结构钢、耐热钢、轴承钢、锻模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耐蚀合金、高强度青铜以及其他铝、铜、铁、银等有色金属的合金;采用不同形状的结晶器可以直接生产大直径钢锭、厚板坯、中空管坯、大型柴油机曲轴、轧辊、大型齿轮、高压容器、炮管等优质铸钢件。
电渣重熔炉在加热时需要用到电极,电极插入结晶器中反应,该电极是消耗品,高温会使电极逐渐熔解。传统的电极在装夹时装夹部位需要延伸至电极的尾端一长段位置,因此该长段尾端不会进行反应,诸多尾端集合后用于重铸电极,这种工艺使得电渣重熔增加了无谓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电极装夹的问题,提供一种以一段假电极连接熔铸电极,增加电极装夹尾部长度的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夹床和假电极,所述假电极设置在待熔铸电极的端部且与熔铸电极呈一直线对接固连在一起,假电极的另一端为一块横向的挡板,所述升降夹床前端设有竖直开设的限位夹槽,上述挡板两侧的宽度大于假电极和限位夹槽的宽度,假电极的高度大于限位夹槽的深度,当所述熔铸电极和假电极穿过限位夹槽后,假电极上端的挡板被限位在限位夹槽上。
以假电极代替熔铸电极的尾端装夹,熔铸电极可全部插入结晶器中反应,使熔铸电极能反应彻底。
在上述的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中,所述熔铸电极和假电极连接方式为焊接。
在上述的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中,所述假电极的材料为45号钢。
在上述的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中,所述的假电极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限位夹槽也为方形槽结构。长方体结构的假电极在装夹以后不易转动,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中,所述限位夹槽沿竖直方向分为前后两模块,两模块一侧以铰接连接,另一侧设有用于锁合的销孔和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以一段假电极连接熔铸电极,装夹时夹合的部位为假电极,因此熔铸电极可完全反应,比传统工序更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夹床;2、限位夹槽;3、模块;4、挡板;5、假电极;6、熔铸电极;7、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电渣重熔炉的电极装夹机构包括升降夹床1和假电极5,所述假电极5设置在待熔铸电极6的端部且与熔铸电极6呈一直线对接固连在一起,假电极5的另一端为一块横向的挡板4。升降夹床1前端则设有竖直开设的限位夹槽2,该限位夹槽2以两模块3夹合形成,两模块3一侧以铰接连接,另一侧设有用于锁合的销孔7和插销。上述挡板4两侧的宽度大于假电极5和限位夹槽2的宽度,假电极5的高度大于限位夹槽2的深度,当所述熔铸电极6和假电极5穿过限位夹槽2后,假电极5上端的挡板4被限位在限位夹槽2上。
为防止电极夹合后的转动,上述假电极5设置为长方体结构,限位夹槽2同样为方形槽。假电极5采用45号钢制成,融点更高,可长时间与熔铸电极6连接工作。
在使用时,由于电极的装夹部位在假电极5上,同时假电极5长于限位夹槽2,因此熔铸电极6可全部插入结晶器中反应,使熔铸电极6能反应彻底。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0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电渣重熔中导入超声波的装置
- 下一篇:酸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