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梁的移动式钢结构台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0135.X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东;周元元;杨中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18 | 分类号: | B28B2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16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移动式 钢结构 台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梁的移动式钢结构台座。
背景技术
在预制梁的预制生产过程中,必须在专用预制的台座上施工,该预制台座一般采用现浇砼制作而成。每个工程项目根据预制梁片规格不同,其对应的预制台座规格也不同,不同规格台座之间不能通用,使用完毕该规格台座即报废处理;在规划预制梁场时,预制台座位置相对固定,不能移动,限制了场地的规划使用;因雨季雨水渗漏地下、跨年度施工地基冻融等因素容易导致台座变形报废,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与经济损失。这就要求采取措施克服预制台座不同规格之间不能通用、使用完毕该规格台座即报废处理、因不能移动限制场地规划及易发生变形引起报废等的瓶颈,如何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施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预制梁的移动式钢结构台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梁的移动式钢结构台座,包括承载部、模板拉杆空间部和预制梁底模部,所述的承载部包括多个纵向平行间隔布列的承载槽钢和将所述的承载槽钢固定连接为整体的连接钢筋,所述的承载部的顶面宽度与预制梁底板宽度相同;所述的模板拉杆空间部由与所述的承载槽钢固定连接的多个空间槽钢构成,所述的空间槽钢长度与预制梁底板宽度相同且均匀间隔地横向设置在承载槽钢之上;所述的预制梁底模部包括沿纵向设置且间隔布列的多个底模槽钢,以及固定设置在底模槽钢之上作为预制梁底模的钢板,所述的底模槽钢与所述的空间槽钢固定连接,最外侧的两个底模槽钢的开口朝外并在开口内设置有密封胶棒以保证预制梁侧模与台座之间的密封。
所述的承载槽钢的间距在15cm~20cm,所述的空间槽钢的间距在45cm-55cm。
所述的钢板厚5mm-7mm。
所述的承载槽钢的长度在1.5m~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其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2、承载部、模板拉杆空间部、预制梁底模部,三者自下而上布置焊接形成整体的钢结构体,在预制施工时实现上部荷载自上而下传递均匀分布,保证整体装置刚性大、稳定性可靠,能安全可靠的进行预制梁工作;同时采用的槽钢型号自下而上依次减少有效节省了材料使用和降低了台座自重;
3、材料消耗小、周转方便,施工成本低,所使用材料均为钢材,一套预制梁台座装置能从开工使用到竣工,使用结束后可以移动至其他地方使用、也可废旧利用,基本没有经济损失,而且多个装置可以任意拼接,构成任意长度的预制单元;
4、预制梁施工场地因自然因素发生变形时,可在不损伤台座的情况下先拆除台座,待地基处理完毕后再重新组装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的移动式钢结构台座的使用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台座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的移动式钢结构台座包括承载部、模板拉杆空间部和预制梁底模部,所述的承载部包括多个纵向平行间隔列的型号为20#的承载槽钢1和将所述的承载槽钢固定连接为整体的连接钢筋,所述的承载部的顶面宽度与预制梁10的底板宽度相同;所述的模板拉杆空间部由与所述的承载槽钢固定连接的多个型号为10#的空间槽钢2构成,所述的空间槽钢长度与预制梁底板宽度相同且均匀间隔地横向设置在承载槽钢之上;所述的预制梁底模部包括沿纵向设置且间隔布列的多个型号为5#的底模槽钢3,以及固定设置在底模槽钢之上作为预制梁底模的钢板4,所述的底模槽钢与所述的空间槽钢固定连接,最外侧的两个底模槽钢的开口朝外并在开口内设置有密封胶棒5以保证预制梁侧模与底模之间的密封。其中,所述的连接钢筋可为多段式结构,也可在承载槽钢上设置通孔,所述的连接钢筋采用整根设计,依次穿过所述的 通孔并与之焊接实现将承载槽钢链接为整体的目的。
具体地说,所述的底模槽钢的数量和间距与承载槽钢同,其间距在15cm~20cm,为梁体预制的荷载主要承受装置,所述的空间槽钢的间距在45-55cm,如50cm,间距之间的50cm空间作为预制梁两边侧模在底口的拉杆11穿插使用空间,所述的钢板厚5-7mm,所述的承载槽钢的长度在1.5m~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0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