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警示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9769.3 | 申请日: | 2015-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7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启豪 |
主分类号: | A45B3/04 | 分类号: | A45B3/04;A45B25/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吕培新;卢志文 |
地址: | 514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特别是一种发光警示伞。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雨伞均不带有自发光光源,当在漆黑环境或雾霾下使用,过往车辆难以注意,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目前专利文库中虽然有很多关于通过发光引起警示的雨伞,其发光物为灯、夜明珠、反光条等。其中,灯的安装位置在于雨伞边缘,难以通过线路与电源接驳,难以实现,从而导致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产品售卖;而夜明珠和反光条均需要依赖外界光线照射而发光,一旦光线不足或没有直接照射其上时,雨伞的位置也是难以确认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实现、使用方便、带有自发光光源的发光警示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光警示伞,包括伞面、伞骨、伞帽、支撑管和手柄,伞面设置在伞骨外,伞面下端与伞骨外端连接,伞骨内端与支撑管上端铰接,伞帽设置在伞面外顶端、并将伞面与支撑管固定连接,手柄连接在支撑管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照亮伞帽的光源、给光源供电的电源以及控制光源开关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第一种方案,所述支撑管为固定管,伞帽由透明材料制成,光源设置在伞帽内或支撑管上端内、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导线设置在固定管内,电源和控制电路设置在手柄内。由于固定管没有伸缩功能,所以,在没有伸缩折叠功能的雨伞上,使用导线将光源与电源连接,其成本较低、且工作较为稳定。
作为更具体的第二种方案,所述支撑管为固定管或伸缩管,伞帽由透明材料制成,光源设置在伞帽内或支撑管上端内,电源设置在光源旁、并通过无线开关与光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为通过无线信号控制无线开关通断的无线控制电路。此方案主要是针对折叠式雨伞而设,由于折叠式雨伞的支撑管可伸缩,所以难以在支撑管内穿线,同时,支撑管的伸缩运动也将影响导线的接线部位,容易导致导线松脱,所以,采用了无线控制。
作为更具体的第三种方案,所述支撑管为固定管或伸缩管,伞帽由导光材料制成,电源和控制电路均设置在手柄内,光源设置在手柄内或支撑管下端,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支撑管内腔照向伞帽。
所述光源上还设有使光源发出光线形成平行光束的透镜,使得光线较为集中地直接射向由导光材料制成的伞帽,从而照亮伞帽,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述伞骨由导光材料制成,支撑管上端对应伞骨与其连接部位设有透光孔。当光源点亮时,其光线将会经伞骨(导光材料)引至伞骨外端,从而起到示宽作用。
所述伞面下端对应伞骨外端设有透光端盖,端盖套设在伞骨外端。
作为更佳的实施方案,所述伞面外设有反光条。当外界光源照射至反光条时,反光条将会反光,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述反光条设置在伞面边缘处,当反光条反光时,有一定的示宽作用。
所述光源为LED灯,其寿命长,又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此款发光警示伞的光源通过照亮伞帽来达到警示的作用,同时,伞帽位置较为有利于光源的安装或照射,从而降低其实现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发光警示伞,包括伞面2、伞骨3、伞帽1、支撑管5和手柄7,伞面2设置在伞骨3外,伞面2下端与伞骨3外端连接,伞骨3内端与支撑管5上端铰接,伞帽1设置在伞面2外顶端、并将伞面2与支撑管5固定连接,手柄7连接在支撑管5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照亮伞帽1的光源10、给光源10供电的电源8以及控制光源10开关的控制电路9。
所述支撑管5为固定管,伞帽1由透明材料制成,光源10设置在伞帽1内、并通过导线6与电源8和控制电路9电性连接,导线6设置在固定管内,电源8和控制电路9设置在手柄7内。
所述伞面2外设有反光条20。
所述反光条20设置在伞面2边缘处。
所述光源10为LED灯。
其工作原理是:当在漆黑环境或雾霾下使用该发光警示伞时,通过控制电路9控制光源10点亮,伞帽1即发光,以引起警示。
作为更佳的实施方式,所述伞骨3可以由导光材料制成,支撑管5上端对应伞骨3与其连接部位设有透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启豪,未经吴启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9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