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采血用的活体鱼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7883.2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升;朱冬发;孙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33248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采血 活体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体鱼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采血用的活体鱼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的血液,对病害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意义重大。但用鱼类来做实验,取血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目前常见的一种采血方式为中线采血法:在采血前,首先应当将活鱼击晕或者麻醉处理,然后将活鱼仰卧于试验台上,使其腹部朝上,用采血针沿鱼体中线,刺破尾部动脉血管壁,血液随即进入采血针内。这种传统方法的缺点在于为了防止活鱼乱动,若对其进行击晕处理,容易造成活鱼死亡;若对活鱼进行麻醉处理,增加了采血成本,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活体鱼的固定装置供实验所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大小鱼体的实验室采血用的活体鱼固定装置。无需对活鱼进行击晕或者麻醉处理,即可对活体鱼进行采血,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活鱼,提高采血效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室采血用的活体鱼固定装置,包括夹合组件,所述的夹合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夹合体中间形成固定鱼体的夹合腔,夹合腔的大小可随着两个夹合体的夹合幅度而变化,至少一个夹合体上设置有可供采血针通过的间隙。
每个夹合体包括后端的基部和前端的指状部,两个夹合体夹合时,两个夹合体上的指状部前端相互交错咬合。基部起固定作用,指状部也起固定作用,通过两个部位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好的固定活体鱼。指状部前端相互交错咬合能够形成一个夹合空间,并可随夹合角度调节该相对封闭空间的大小。
所述的指状部由一端连接在基部并且相互平行的多个指状体组成,指状体的长度在整个指状部中由中间向两侧逐渐缩短,所述的指状部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纱布,所述的纱布的一端固定在基部上,所述的纱布的另一端安装有多个套环,所述的每个套环套在 所述的指状体的前端。在夹合腔对鱼体夹合时,指状部内侧的纱布能包裹住鱼体。
中间的指状体较长,两侧的指状体较短,在两个指状部合拢时,夹合腔的中间比较宽,两侧比较窄,符合鱼体的体型。
所述夹合体呈板状弧形结构,所述的夹合腔在整体上呈梭形。把夹合腔设置成梭形,适合大部分鱼类的体型,使活体鱼全身均可被固定,加强了固定效果。
所述两个指状部上具有多个间隔槽,所述的间隙为多个间隔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多个间隔槽能够使更方便找的鱼中线,提高实验效率。
所述的基部为弧形基板,所述的指状体为弧形结构,所述的基板与指状体圆弧过渡。圆弧过渡能够更好的与鱼体相契合,增加固定面积,取得更好的固定效果。
所述的指状体由金属、木质或塑料制成,所述指状体外面套有橡胶套。金属、木质、塑料均易于成型,尤其是金属富有韧性。在指状体外面套上橡胶套使摩擦系数增加,能够取得更好的固定效果。
所述的基部与设置在其后端的控制板之间的夹角为130度到150度。该角度既方便人对控制板使力,也能保证金夹合板打开的幅度适应各种大小的活鱼。
所述的夹合组件后端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的控制组件和夹合组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够自动夹合所需要固定的活体鱼,使实验更轻松。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基部后的控制板,控制组件与基部在整体上呈X形结构,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基部与控制组件中间的转轴和位于两个控制板之间的复位弹簧。固定装置在未使用时,夹合组件呈闭合状态,在需固定活体鱼时打开该夹合组件,把活体鱼放入固定腔内,然后控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夹合组件挤压固定活体鱼,使固定更加牢固,并且无需人工闭合,使实验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把活体鱼固定在两个对称的夹合体之间的夹合腔内,通过调整夹合体夹合幅度的变化来适应不同大小的活体鱼,然后用采血针通过设置在夹合腔的间隙,采血针沿鱼体中线,刺破尾部动脉血管壁,血液随即进入采血针内。本实用新型无需对活鱼进行击晕或者麻醉,增加了实验活体鱼的成活概率,减少了实验成本,提高了效率,取得更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检测控制的对虾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虾苗无损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