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花盆及花盆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5986.5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梁佳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徐淑东;王宇杨 |
地址: | 11016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种植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花盆及花盆组。
背景技术
花盆主要应用在园林绿化、景观绿化、私家园林、小区绿化工程当中花卉种植,种植花卉的花盆形式多样,尤其以为泥、瓷、塑料、石等材料制作的花盆较多。
现有技术中,花盆的结构很简单,只是一个可装泥土的盆体,花盆浇水一般采用汽车洒水或人工洒水的方式,浇水方式不方便,而这种浇水方式容易使水洒出,并且花盆中部分水由于花卉未及时吸收而被蒸发,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且浇水很不均匀,同时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浇水方式不方便、易产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塑料花盆及花盆组,该塑料花盆具有方便、高效、省水、低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花盆,包括花盆壳体,所述花盆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花盆壳体的侧壁内设置有沿周向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
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下面的侧壁内沿纵向设置多个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与第一水流通道连通;
所述花盆壳体侧壁内侧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配合的设置渗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与第二水流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滤窗;或者
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滤窗;或者
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内部填充滤窗。
进一步的,所述滤窗为网状或梳型,滤窗位于花盆高度的4/5处。
进一步的,多个第二水流通道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为由宽变窄的蛇形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孔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孔的孔径为0.2至0.8mm。
进一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直径为16至20mm。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直径相等。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花盆组,所述花盆组由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塑料花盆通过连接管件串联形成,前一塑料花盆的出水口与后一塑料花盆的进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塑料花盆及花盆组,结构简单、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花盆壳体的侧壁内设置沿周向的第一水流通道,在第一水流通道的下面的侧壁内设置多个第二水流通道,并与第二水流通道配合的设置渗水孔,当水沿第二水流通道流下时,水流能够慢慢的通过渗水孔进入花盆,最终到达花卉的根部被吸收,改善了人工浇水造成的水浪费,实现了花卉浇水的高利用率。同时,通过第二水流通道的均匀布置,可使花卉浇水更均匀。
2、设置滤窗能够滤除第一水流通道水中的杂质,进而防止堵住花盆壳体侧壁内侧设置的渗水孔以及第二水流通道与第一水流通道连通处的孔隙。
3、多个塑料花盆通过连接管件依次串联,形成花盆组,可以对多个花盆实现浇水,方便、省事、节省时间和人力,达到了花卉浇水的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花盆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花盆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盆组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为:
1、进水口;2、出水口;3、第一水流通道;4、第二水流通道;5、渗水孔;6、滤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花盆的透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花盆沿轴向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料花盆,包括花盆壳体,所述花盆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所述花盆壳体的侧壁内设置有沿周向的第一水流通道3,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连通进水口1和出水口2;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的下面的侧壁内沿纵向设置多个第二水流通道4,所述第二水流通道4与第一水流通道3连通;所述花盆壳体侧壁内侧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配合的设置渗水孔5。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水流通道3内部填充滤窗6。滤窗6可以为网状或梳型,滤窗6位于花盆高度的4/5处。本实用新型设置滤窗6的目的是滤除第一水流通道3水中的杂质,进而防止堵住花盆壳体侧壁内侧设置的渗水孔5以及第二水流通道与第一水流通道连通处的孔隙。
多个第二水流通道4均匀分布。第二水流通道4为由宽变窄的蛇形通道。所述渗水孔5均匀分布,渗水孔5的孔径为0.5mm。渗水孔5的孔径可以根据花盆壳体的实际尺寸进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未经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5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