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流式浮头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5216.0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杨振波;陆小妹;郭斌;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6;F28F9/24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式浮头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折流式浮头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石油化工领域中使用极为广泛的设备,现有的换热器在大流量工况时,很难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而且当冷热侧的温差较大时,由于热胀冷缩管板会产生横向或者纵向的位移,极易出现管件断裂的现象,一旦出现事故,就会使整个工艺流程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折流式浮头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折流式浮头换热器,是由壳体、封头、固定管板、换热管和折流板构成,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封头Ⅰ、下端设有封头Ⅱ,壳体内的上部设有固定管板、下部设有浮动管板,壳体的内部交替布有圆形折流板和固定在壳体上的环形折流板,所述的换热管依次穿过固定管板、圆形折流板、环形折流板和浮动管板、并连通封头Ⅰ和封头Ⅱ,浮动管板的底面连接有膨胀节,膨胀节的底部固定有密封环,壳体内的下部设有支撑环板,密封环固定于支撑环板上,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换热管为变径管、其最大管径为壳体内径的二十分之一、其最小管径为壳体内径的四十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头Ⅰ上设有气体排放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头Ⅱ上设有冷凝液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的折流式浮头换热器,其增设的膨胀节能够补偿由于温差引起的位移,降低换热器主体两端与固定管板和浮动管板焊接拉托力,增强承压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其圆形折流板和环形折流板交替放置,增加壳程流体横向冲刷换热管的比例,从而提高热传导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壳程流体横向冲刷换热管的路径长度,从而降低了壳程流体的流通阻力,减少流体在壳程中的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流式浮头换热器,是由壳体1、封头、固定管板2、换热管3和折流板构成,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封头Ⅰ4、下端设有封头Ⅱ5,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固定于壳体1上的固定管板2、下部设有浮动管板6,壳体1的内部交替布有圆形折流板7和固定在壳体1上的环形折流板8,其圆形折流板和环形折流板交替放置,增加壳程流体横向冲刷换热管的比例,从而提高热传导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壳程流体横向冲刷换热管的路径长度,从而降低了壳程流体的流通阻力,减少流体在壳程中的压降。在壳体1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液口12、上部设有出液口13。封头Ⅰ4上设有气体排放口14,封头Ⅱ5上设有冷凝液排放口15。
换热管3依次穿过固定管板2、圆形折流板7、环形折流板8和浮动管板6、并连通封头Ⅰ4和封头Ⅱ5,所述的换热管3为变径管、其最大管径为壳体1内径的二十分之一、其最小管径为壳体1内径的四十分之一,变径管能够使管程液在换热管3内形成湍流,从而使换热更加均匀,同时也能够增加管程液在换热管3内的流动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浮动管板6的底面连接有膨胀节9,膨胀节能够补偿由于温差引起的位移,降低换热器主体两端与固定管板和浮动管板焊接拉托力,增强承压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膨胀节9的底部固定于密封环10,壳体1内的下部设有支撑环板11,密封环10固定于支撑环板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未经张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5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叉逆流板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铝块熔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