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启动防震救生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0986.6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朝;赵德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鑫鑫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9/00;A62B9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郝家宝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防震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躲避地震灾害的自启动防震救生床。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全球每年大约发生18次左右的七级以上地震,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大地震在地理分布上多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发生的频度高,发生时的强度大,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地震灾害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大地震频繁,且多发生在大陆地区,震源多处在十几至几十千米的地壳浅层;二是我国许多人口稠密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区,如河北、四川、云南等地;三是我国经济不够发达,建筑物质量不高,抗震设防差,抵御地震的能力弱。
如何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提出“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人们在很多领域都进行着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对于睡觉使用的床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因为对于晚上发生的地震,大多数人处于熟睡状态,无法及时感知危险而进行避难、逃生,人员伤亡更加严重,如何有效地利用床来进行地震避难,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的防震床大多都是在床的上方设置防护架,这种防震床整体笨重,占用空间大,影响美观。还有些通过电力驱动的防震床,在感应到地震发生时启动避难功能,让床板翻转而使在外部的人员掉落至床体内腔,并通过电磁、液压或机械装置控制床板重新关闭,起到隔离人员、防止意外伤害的作用,但是这种防震床结构复杂,并且需要时刻确保电能充足、电路顺畅,适用性和安全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320588593.9,名称:一种防震救生床)公开了一种防震救生床,包括主要由床帮和床板构成的床体和位于床体两端的床头,床板主要由中间板和分别位于中间板两侧的两套保护板组构成;中间板活动支撑在四个L型支柱上,L型支柱上连接有与建筑物固定在一起的感知震动并控制L型支柱动作的控制箱;保护板组由若干层依次滑动配合的保护板组成,保护板组通过用于控制保护板组打开或合拢的控制机构与中间板连接。这种防震救生床能够在地震时依靠地球引力机械传动启动,自动实现避难救生功能,但是支撑中间板的L型支柱由于受到中间板较大的压力,使得防震床不易启动;同时中间板下沉时是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床体内腔底面后会带来较大的冲击力;保护板合拢较早,容易夹伤床板上的人。因此需要对防震救生床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启动防震救生床,在地震时能够灵敏地自行启动,使熟睡中的人员不需要外力自动得到保护,同时不会对床上的人带来较大的冲击,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启动防震救生床,包括由钢梁构成的长方体形床体以及设置在床体上表面的床板,所述床体由四根竖直设置的角立柱以及与角立柱相连接的纵梁和带有上层滑动槽和下层滑动槽的横梁构成,所述角立柱与横梁构成床体的床头与床尾,所述角立柱与纵梁构成床体两侧的床帮,所述床板由中间板和位于中间板两侧的沿横梁滑动且与中间板对应的保护板组构成,所述中间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两根与端面相垂直且伸入到床头与床尾内的圆柱形搭接头,所述床头与床尾的中部分别设置两根与角立柱相平行且与中间板上四根搭接头相对应的中立柱,所述中立柱上端铰接有与拾振器相连接的、用于搭接中间板搭接头的悬挂耳;所述中立柱的下端铰接有与中立柱上端的悬挂耳垂直对应的倒T型压耳,所述压耳通过第四牵拉变向滑轮绳组与设置在上层滑动槽内且位于上层板和中间板交界处的限制保护板组滑动的止动顶销相连接;所述保护板组中上层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层滑动槽内并通过第三牵拉变向滑轮绳组与设置在床帮内的配重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板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的上层板、中层板以及下层板,所述中层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横梁下方的下层滑动槽内,所述下层滑动槽的两端分别与角立柱及中立柱相连接并与上层滑动槽相平行,所述下层板固定设置在下层滑动槽下方的床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层板两端的下表面与中层板两端的上表面上设置相配合的同步滑动配合机构,上层板通过同步滑动配合机构带动中层板在下层滑动槽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鑫鑫印务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鑫鑫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0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暖可调保健养身垫工作装置
- 下一篇:健身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