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0590.1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帆;冯驰轲;李搏;李季倬;鲁昌霖;李雪凤;蒋佩文;代林玲;李术勋;蒋颖;黄禹尧;刘俐宏;潘力;刘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帆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7/08;E02D29/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5000 四川省达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地 截流 船形 | ||
1.一种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由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长方体下挡土墙(2)、长方体水平底槽板(3)、船头形阻流墩(4)、弓形溢水槽(5)、缓流纤维束(6)组成;在坡地里横向开挖的一条水平水沟,将原来的一块坡地分成了上下两块坡地,在这条水平水沟内,先用纵向的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和纵向的长方体下挡土墙(2)无缝连接水平的长方体水平底槽板(3),建成U形水槽,在U形水槽两方,各无缝夹住一个斜面向内的船头形阻流墩(4),再各用一个弓形溢水槽(5)将缓流纤维束(6)的头部压在船头形阻流墩(4)的上方,纤维束向外,对船头形阻流墩(4)、缓流纤维束(6)和弓形溢水槽(5)之间连接的缝作防渗漏处理,修建成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是用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长方体形板材压制成无盖的长方体形箱体,箱体的前后箱壁开挖若干行若干列圆形小孔,箱壁四方内侧面和箱底内面粘贴若干层布料缝成长方体形布袋,布袋内填充农作物秸杆,或填充破旧衣裤、棉被材质的纤维物质,或填充建筑垃圾、砂石泥土材质的无毒无害物质,箱体上方盖上木板,或砂砖,或瓷砖,或石块材质的长方体板材作为人行窄道,针对坡地土层的不同厚度,制成高度不同的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竖直地立于上下两块坡地之间的水平水沟上下两方沟壁的上沟壁处,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长方体下挡土墙(2)是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或用石板、木板、塑料板材质的长方体板材制成形状为长方体的挡土墙,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的长度和宽度,高度低于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的高度,这种挡土墙竖立于上下两块坡地之间的水平水沟上下沟壁的下沟壁处,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长方体水平底槽板(3)是用木料、塑料、瓷砖材质的长方体板材制作成长方体形状的水平底槽板,其长度与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的长度相同,宽度与高度适宜,所用材料都不具有渗透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头形阻流墩(4)是用钢筋混泥土浇注制成中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水泥预制品,其宽度等于纵向的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和纵向的长方体下挡土墙(2)无缝连接水平的长方体水平底槽板(3)所建成的U形水槽的宽度,高度为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高度的4/5,船头形阻流墩 (4),上底面的长度小于下底面的长度,除一个斜面和两个水平底面外,其余3个侧面都垂直于水平面,用两个船头形阻流墩(4)各置于U形水槽两方,对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长方体下挡土墙(2)和水平底槽板(3)跟船头形阻流墩(4)接触的缝作防渗漏处理,船头形阻流墩(4)的斜面向着U形水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弓形溢水槽(5)是用木料、塑料材质的长方体板材制作的长方体,其长度等于船头阻流墩(4)上底面的长度,宽度与船头形阻流墩(4)的宽度相同,高度为长方体微渗透上挡土墙(1)高度的1/5,在这种长方体板材上方,从上表面往下开挖一个弓形水槽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截流拦砂船形横沟,其特征在于:缓流纤维束(6)是用金属丝或纤维绳将纤维线、或棕丝、或布条材质的条形纤维物质的一方捆在一起,形成缓流纤维束(6)的头部,另一方和中部形成缓流纤维束(6)的尾部,制成长方体形的缓流纤维束(6),其长度和厚度适宜,宽度等于船头形阻流墩(4)的宽度,缓流纤维束(6)头部的下方固定于船头形阻流墩(4)的上方,缓流纤维束(6)头部的上方被弓形溢水槽(5)压住,缓流纤维束(6)尾部的纤维线背向船头形阻流墩(4)的斜面,沿船头形阻流墩(4)向外的竖直侧面向下,指向坡地纵向排水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帆,未经张云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05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基础倒圆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加芯旋喷桩的h型双排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