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热解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6608.0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7/44 | 分类号: | C10B47/4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50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热解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热解反应器,属于煤热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燃料资源的减少,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越来越显得重要,加大煤炭资源的利用深度、扩大煤炭资源的利用范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煤热解技术发展很快,相对应的煤热解设备和技术多种多样,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099245U公开了一种低煤化度粉煤热解反应器,包括驱动电机、变速箱、传动组件和高温反应器,所述高温反应器内有绞龙,其中,所述高温反应器的壳体由炉体外壳和炉体内壳组成,所述炉体外壳和炉体内壳之间设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中间通道;所述绞龙设有绞龙冷却装置,所述高温反应器的两侧端部均设有反应器冷却装置。该反应器可以独立地作为预热反应器、热解反应器、冷却器使用。在煤化工反应中,通过对粉煤进行预干燥,对干燥后的粉煤进行热解,并对热解产物煤气焦油进行冷却降温、合理利用,从而达到高效利用低煤化度粉煤、 提高煤气和焦油产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上述的煤热解反应器进行煤热解时所需要的热量由流通于炉体外壳和炉体内壳间的热介质提供,但热介质在向炉体内壳传递热量的同时,也会向炉体外壳传递热量造成热量损失,且热介质的温度越高,这种热损失就越大,导致煤热解过程能耗及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煤热解反应器热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煤热解反应器。
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热解反应器,包括内筒和套设于所述内筒外部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中间通道,所述内筒具有螺旋状凹凸曲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曲面沿内筒轴向截面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曲面沿内筒轴向截面为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曲面沿内筒轴向截面为锯齿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设置多个半球形内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外周侧设置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煤热解反应器,其内筒具有滚压制成的螺旋状凹凸曲面结构,该凹凸曲面沿内筒轴向截面可为矩形结构或弧状结构或锯齿形结构或半球形内凸起结构或其它曲面结构,可以加大煤物质与内筒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煤物质与内筒壁的换热面积,利于提高煤物质热解效率。同时,所述螺旋状凹凸曲面的旋向可与所述螺旋推进器的旋向一致,使得凹曲面槽内的煤物质随着螺旋推进器的旋转持续向前移动,避免沉积滞留;并在所述外筒外周侧设置保温层,利于减少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另一种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又一种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又一种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热解反应器,包括外筒5、内筒6、煤物质入口1、煤物质出口2、热介质入口3和热介质出口4,所述外筒5套设于所述内筒6的外部,所述内筒6内设置煤物质螺旋推进器(图中未示),所述外筒5的内壁与内筒6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中间通道,所述内筒具有滚压制成的螺旋状凹凸曲面结构7。所述凹凸曲面沿内筒轴向截面可为矩形结构7a(见图2)或弧状结构(见图3)或锯齿形结构(见图4)或半球形内凸起结构(见图5),可以加大煤物质与内筒的接触面积,亦即加大了煤物质与内筒壁的换热面积,利于提高煤物质热解效率。同时,所述螺旋状凹凸曲面的旋向可与所述螺旋推进器的旋向一致,使得凹曲面槽内的煤物质随着螺旋推进器的旋转持续向前移动,避免沉积滞留,为了减少热解能源的损失,可在所述外筒外周侧可设置保温层8(见图6)。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6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小轴向力的化工离心泵叶轮
- 下一篇:改进的布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