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3682.7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兆淘;蔡联溪;梁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性能 测试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电源,大量运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中,对电池质量的检测尤为重要。但目前在对一些专用电池的测试过程中,特别是一种用于智能计量终端的备用电池,由于智能计量终端与备用电池的接线接口小,传统的万用表或电压表的探针接入困难,效率低且容易引起探针短接,可能造成终端损坏;且备用电池的接线接口封闭,造成无法串联接入万用表或电流表的探针,传统的检测手段需要借助独立一根剪断的连接线串联接入,该连接线易损耗,造成资源浪费;备用电池的接线接口还与电池容量测试仪的夹接或压接的接口不匹配,难以接入电池测试仪进行充放电性能指标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能够方便接线、工作效率高,且无需破坏电池的连接线,避免短路危险。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和测试端口、及位于壳体内的第一电连接线和第二电连接线,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通过第一电连接线连接形成测试回路,测试端口通过第二电连接线串联或并联于测试回路上。
在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前,在第一输入端口接入电池的接线接口,在第二输入端口接入终端,在测试端口接入测试装置;在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时,启动终端,电池进行充放电,通过测试装置对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使在对电池性能测试过程中方便接线,工作效率高,且无需破坏电池的连接线,避免短路危险。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第一输入端口为电池接入端口,第一电连接线包括正连接线和负连接线,正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入端口的负极和第二输入端口的正极连接,负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入端口的负极和第一输入端口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的是,测试端口包括电压测试端口和电流测试端口,第二电连接线包括连接有电压测试端口的电压连接线、及连接电流测试端口的电流连接线,电压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正连接线和负连接线连接,电流连接线的两端均与正连接线连接,正连接线上设有分流开关,分流开关位于电流连接线与正连接线连接的两端之间,电压连接线上连接有电压测试开关,电流连接线上连接有电流测试开关。第一输入端口接入电池,第二输入端口接入终端,电压测试端口接入电压表或万用表,并接通电压测试开关和正连接线上的分流开关,可以检测智能终端对备用电池的充电电压;第一输入端口接入电池,第二输入端口接入终端,电流测试端口接入电流表或万用表,并接通电流测试开关,电压测试开关与分流开关均不接通,可以检测智能计量终端对备用电池的充电电流或智能计量终端停电时备用电池供电的放电电流。通过一个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即可实现对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性能的测试,使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的使用更灵活,测试电池的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是,第一电连接线上还连接有总开关。在总开关不接通的状态下,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之间不接通,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不启用;同理,在总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接通,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启用。通过设置总开关,方便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的关闭和启动,使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的使用更灵活。
进一步的是,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还包括可在电压测试开关、电流测试开关和总开关之间切换的切换开关,切换开关设于壳体上。切换开关可在电压测试开关、电流测试开关和总开关之间切换,切换开关导轨具有三级状态,可控制电池的不同检测功能状态,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是,电池性能测试转换装置还包括容量测试开关,切换开关可在电压测试开关、电流测试开关、总开关和容量测试开关之间切换。切换开关导轨具有四级状态,可控制电池的不同检测功能状态,使用更方便快捷。当切换开关切换至容量测试开关时,电压测试开关和电流测试开关不接通,在第二输入端口接入电池检测仪,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
进一步的是,切换开关为旋转开关。通过旋转来实现多个开关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3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腔扩张钳式管件拆装工具
- 下一篇:外盖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