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纺丝过程的风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2491.9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潮;丁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田媛;靳静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丝 过程 风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丝过程的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纺丝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风冷装置,对拉出的丝线进行侧吹风而使之降温成型。侧吹风风量、风压是长丝生产时的重要参数之一,当风量、风压不符合相应工艺条件时,丝条的纤度不匀率和强伸度不匀率也将上升,影响长丝的质量。现有技术中,长丝生产时使用的风冷装置通常包括一个风箱,风箱出风口对准丝线吹风,使之降温,当风量改变时,出风口处的风速风压的变化较快且不稳定,特别是风量增大时,风速风压陡增,常导致长丝摆动剧烈,造成丝条的条干不匀率和染色不匀率均上升,进而影响纺丝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纺丝过程的风冷装置,它能够起到当改变用风风量时,出风口处的风速风压不至于突变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纺丝过程的风冷装置,包括风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箱内的多块隔板,将所述风箱的出风口隔成多个风窗,每个风窗内设置了能够使所述风窗打开或闭合的调风板。
优选地,所述多块隔板水平设置在风箱内,将风箱的出风口隔成上下排列的多个风窗。
进一步地,每个风窗内横向设置了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的转动轴,所述调风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且调风板的板面与转动轴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风箱的侧部设置了风量调节阀,所述风量调节阀与转动轴的端部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转动轴绕自身轴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风量调节阀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通过涡轮蜗杆的传动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箱在一侧设置了一个风量调节阀,在另一侧设置了连杆机构,所述风量调节阀与多个转动轴中的一个相连接并控制该转动轴的转动,多个转动轴在所述风箱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接,且多个所述转动轴能够通过所述连杆机构而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连杆和多个摆臂,每个转动轴通过一个所述摆臂而与所述连杆相连接并能够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冷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风箱内的螺纹杆以及与螺纹杆相配套的螺母,所述隔板穿过所述螺纹杆并通过所述螺母而固定于所述风箱内。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冷装置的风箱出风口隔开设置成具有多个风窗的结构,使吹风时风速更加均匀,且通过调风板的打开程度来调节风窗的出风量,操作更加简单明了,风量在改变的时候不会致使出风口的风压风速突变,能够较为平稳地过渡到预期的风压和风速,使侧吹风波动对纺丝质量的影响显著降低,减少了调整工艺的时间,也降低了劳动强度,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冷装置的侧剖视示意图;
其中:1、风箱;10、风窗;2、隔板;3、调风板;4,4‘、转动轴;5、风量调节阀;50、手柄;6、连杆;60、摆臂;7、螺纹杆;7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风冷装置用于在纺丝过程中对拉出的丝进行侧吹风而使之冷却成型。如图1~4所示,本风冷装置包括风箱1和水平设置在风箱1内的多块隔板2,多块隔板2将风箱1的出风口隔成上下排列的多个风窗10,每个风窗10内设置了能够使风窗10打开或闭合的调风板3。
本实施例中,每个风窗10内横向设置了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的转动轴4,调风板3固定安装于转动轴4上且调风板3的板面与转动轴4的轴向平行,当转动轴4绕自身轴向转动时,调风板3的板面即随着转动轴4的转动而转动,因而使调风板3能够在垂直于隔板2的位置到平行于隔板2的位置之间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2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