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集成舷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1998.2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5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龙;边大勇;李敏雪;杜颖;李晓明;刘建峰;李兰杰;赵焕霆;施汶娟;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52 | 分类号: | B66C23/52;B66C23/6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集成舷吊。
背景技术
舷吊在海底管道安装及应急抢修应用较为广泛。当海底管道出现泄露需要维修时,首先,在海底要把海底管道在受损处切断,然后,通过临时安装在施工支持船上的数个舷吊,把需修复的海底管道端逐步提起,直至将海底管道提到船舶的甲板面上进行修复作业。在整个海底管道修复过程中,舷吊起到关键性作用。
目前,舷吊基本是由背缆、背缆吊耳、舷吊底座、舷吊臂、定滑轮和电动绞车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背缆和背缆吊耳,舷吊臂及底座形成一个承力结构,然后,由电动绞车的钢丝绳穿过舷吊臂底端和顶端的定滑轮吊起或下放重物。但这种舷吊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
1.由于舷吊几个组成部分都是以零件形式保存、运输的,每次使用时,需临时组装和焊接,使用完后再拆卸,并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吊机配合;因此,这种形式不仅使用、运输及存放不便,而且,利用效率较低,还增加了使用成本。
2.由于背缆只能提供拉力,而舷吊臂与舷吊底座间又是可以转动的,当船舶遇到比较恶劣的天气时,容易使舷吊臂倒扣到船舶甲板上,不仅对船舶和设备造成损坏,而且,也给船舶上的工作人员带来威胁。因此,这种模式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由于背缆吊耳一般在确定安装位置后,需满焊在船甲板上,若想调整舷吊臂的角度,需要把背缆吊耳重新爆开在新的位置重新满焊;而且,在调整舷吊臂角度过程中,还需要吊机配合;因此,可调整的角度范围很小。
4.由于背缆长度一般五米多长,挂到背缆吊耳上后,水平长度有三米多,再加上绞车距离背缆吊耳两米多,因此,整个舷吊的安装占用船舶甲板面积较大,不利于甲板预制施工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移动式集成舷吊,其通过将舷吊集成化处理,不仅把原有零散的安装部件集成在一个模块内,使其形成一个可移动的、且能重复使用的模块单元;解决了舷吊安装占用船舶甲板面积较大的问题,大大节约了船舶甲板的空间;而且,通过液压系统的设置,解决了舷吊臂角度调节问题,使舷吊臂调整角度范围增大,增大了其吊装能力;同时,还彻底地解决了由于舷吊臂倒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集成舷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框架、分别安装在底座上的绞车、液压缸、舷吊臂,其中,该舷吊臂的下端枢接在底座一侧,并能够绕底座转动一设定的角度;该绞车通过钢丝绳与设在舷吊臂下端的第一定滑轮、设在舷吊臂上端的第二定滑轮与被吊物体相连;液压缸的伸缩杆与舷吊臂的中部位置铰接。
所述第一定滑轮设在舷吊臂下端的中间位置。
所述舷吊臂的上端设有第一吊耳,第二定滑轮是通过第一吊耳与舷吊臂上端相连。
所述绞车为液压绞车,且该液压绞车、液压缸分别与安装在框架上的模块化液压泵站相连。
所述框架的上端安装有一支撑杆,用以使舷吊臂在不使用时,能够靠放在上面休息。
所述框架的上端安装有数个第二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通过将舷吊集成化处理,不仅把原有零散的安装部件集成在一个模块内,使其形成一个可移动的、且能重复使用的模块单元;解决了舷吊安装占用船舶甲板面积较大的问题,大大节约了船舶甲板的空间;而且,通过液压系统的设置,解决了舷吊臂角度调节问题,使舷吊臂调整角度范围增大,增大了其吊装能力;同时,还彻底地解决了由于舷吊臂倒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液压泵站、2.框架、3.绞车、4.支撑杆、5.吊耳、6.液压缸、71.第一定滑轮、72.第二定滑轮、8.舷吊臂、9.钢丝绳、10.被吊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底座、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底座上的框架2、分别安装在底座上的绞车3、液压缸6、舷吊臂8,其中,该绞车3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底座上;该液压缸6、舷吊臂8的下端采用铰接方式枢接在底座一侧,舷吊臂8能够绕底座转动一设定的角度,以满足不同荷载角度的工作、休息状态的需要;该绞车3通过钢丝绳9与设在舷吊臂8下端的第一定滑轮71、设在舷吊臂8上端的第二定滑轮72与被吊物体10相连;液压缸6的伸缩杆与舷吊臂8的中部位置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1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