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514.2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是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塑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塑成型机的固定模固定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
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工件生产完毕后,通常需要工人戴手套取下工件,因此存在一定危险,而且若生产异形橡胶产品,由于异形橡胶产品存在异形结构,因此直接拿出异形橡胶产品则容易将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取出工件,且能防止异形工件损坏的的新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座板和固定在动模座板上的动模板,所述的定模包括定模板,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相连 形成型腔,所述定模板上设有浇注孔,所述浇注孔贯穿定模板并与型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上设有呈八字形的两个斜孔,还包括设置在动模内的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动模板内的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且所述的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斜孔内,还包括均与气缸一连接的左推动杆和右推动杆,且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距离较大的一端分别与左推动杆和右推动杆相抵,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距离较小的一端分别设在所述的型腔内,所述的动模内部具有中空管道,且所述的管道一端分别在两个斜孔孔壁上开口,管道另一端通过外接管连接有压缩气体,左推动块侧面和右推动块侧面分别与两个斜孔孔壁抵靠,且左推动块侧面和右推动块侧面上分别设有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长度方向设置的左条形槽和右条形槽,且所述的左条形槽和右条形槽分别与所述两个斜孔孔壁上管道的开口连通,且左推动杆和右推动杆能通过气缸一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朝向型腔方向倾斜移动,并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相互靠近,同时推动在型腔内成型的工件,并使左条形槽和右条形槽与型腔相连通。
将原料通过浇注孔注入动模板与定模板相连形成型腔内,之后进行成型,成型完毕后移动动模板从而打开型腔,之后左推动杆和右推动杆通过气缸一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朝向型腔方向倾斜移动,并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相互靠近,同时推动在型腔内成型的工件,此时左条形槽和右条形槽与型腔相连通,因此在推动过程中不断通过压缩气体吹气,将工件与型腔壁逐渐分离,因此能防止工件与型腔粘附发生损坏,而且由于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倾斜移动,因此更加适合生产异形工件,且整个过程能实现自动机械化生产,避免用手拿取工件产生意外。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模具中,所述的动模座板与气缸二连接,且能通过伸缩气缸二使所述的动模板和定模板抵靠或分离。
通过气缸一和气缸二的配合能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模具中,所述的动模座板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的左推动杆和右推动杆穿过通孔分别伸入到所述的两个斜孔内并分别与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相抵。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模具中,所述的模具整体呈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将原料通过浇注孔注入动模板与定模板相连形成型腔内,之后进行成型,成型完毕后移动动模板从而打开型腔,之后左推动杆和右推动杆通过气缸一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朝向型腔方向倾斜移动,并使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相互靠近,同时推动在型腔内成型的工件,此时左条形槽和右条形槽与型腔相连通,因此在推动过程中不断通过压缩气体吹气,将工件与型腔壁逐渐分离,因此能防止工件与型腔粘附发生损坏,而且由于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倾斜移动,因此更加适合生产异形工件,且整个过程能实现自动机械化生产,避免用手拿取工件产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本模具三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
1、动模;11、动模座板;12、气缸二;13、通孔;14、动模板;15、斜孔;16、管道;
2、定模;21、定模板;22、型腔;23、浇注孔;
3、推出机构;31、左推动块;32、右推动块;33、左推动杆;34、右推动杆;35、气缸一;36、左条形槽;37、右条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光板水口冲裁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边框压条生产的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