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9304.1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忠;叶昌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方形锂电池的加热膜。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及社会关注的热点。新能源汽车多以锂电池为动力能源,锂电池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条件下不能充电,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解决锂电低温充电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对锂电池进行加热。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有软包、圆柱和方型,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的PACK工艺复杂,而方型电池组包方便,PACK工艺成熟,体积能量比较高,但由于排布较较密集,热管理方案特别是加热较困难。传统的加热方案有空调风对流加热、PTC电热丝加风扇加热,导热铝板加热等等,以上加热方式都存在缺陷,如加热效率低下、电池组温升不均匀、结构设计复杂、成本高等。而设计一种高效、均衡、简洁、廉价的加热方案可帮助锂电池应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锂电池低温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方形锂电池的加热膜结构,加热膜采用加热丝和硅橡胶,一方面设计简单、经济实用,另以方便硅橡胶安全性高,表面柔软,接触良好加热效率高、加热一致性好。
一种加热膜,包括硅橡胶,所述的硅橡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硅橡胶、第二层硅橡胶、第三层硅橡胶,所述的加热丝均匀地布置在第一层硅橡胶与第二层硅橡胶之间,第一层硅橡胶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3M背胶层。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丝采用两根导线焊接引出,其焊接点及焊点的厚度不高于第三层硅橡胶面,使加热膜在加热丝的引线处表面平整,两根导线的引出线直接压接插接件。
优先地,所述的加热丝为镍合金加热丝。
优先地,每一层硅橡胶均为导热型硅橡胶,其厚度为0.6~0.8mm,加热膜总厚度≤2.5mm。
优先地,每一层硅橡胶均为导热型硅橡胶,其厚度为0.7mm。
优先地,所述的导线采用双层铁氟龙AWG24。
优先地,对于多组电池组加热时,加热膜采用串联方式,加热膜之间用导线直接压接,总正负极出线压接接插件。
优先地,加热膜的功率为0.15W每平方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膜设计简单、制作低廉、加热效率高、温度一致性好、安装方便,解决了方形站立放置锂电池的低温使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加热膜之间串联示意图;
图2为加热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膜安装在电池组和托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膜1,包括硅橡胶,所述的硅橡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硅橡胶8、第二层硅橡胶5、第三层硅橡胶4,所述的加热丝6均匀地布置在第一层硅橡胶8与第二层硅橡胶5之间,第一层硅橡胶8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3M背胶层9,加热丝6采用两根导线7焊接引出,其焊接点及焊点的厚度不高于第三层硅橡胶4面,使加热膜1在加热丝6的引线处表面平整,两根导线7的引出线直接压接插接件3。
本实用新型的硅橡胶采用导热型硅橡胶,每一层硅橡胶均为导热型硅橡胶,其厚度为0.6~0.8mm,优选为0.7mm,加热膜总厚度≤2.5mm,使得加热膜1的导热性能好,且绝缘性好,第一层硅橡胶8和第二层硅橡胶5用于固定加热丝6,第三层硅橡胶4用于加固加热膜1,并提高其绝缘性和耐老化、腐蚀摩擦等。
优先地,所述的加热丝6为镍合金加热丝。
优先地,所述的导线7采用双层铁氟龙AWG24。
优先地,加热膜1的功率为0.15W每平方厘米。
如图2所示:对于多组电池组加热时,设计四条等宽度、等长度加热膜1,加热膜1功率密度相同,四条加热膜1之间通过两根导线2连接,采用两根导线2可以解决加热膜1的高度问题,保证了加热摸1引线处能够平整,同时也满足过电流要求,加热膜1之间用导线2直接压接,减少成本及省去固定问题,总正负压接接插件3,不需区分正负极。
如图3所示:加热膜1安装在电池包塑料托架10上,加热膜1带有3M背胶层9,可直接固定在塑料托架10上,电芯11均匀摆放在塑料托架10上,加热膜1的宽度小于电芯11宽度,使得加热膜1不受到压力、摩擦、冲击等因素影响,保证了加热膜1的寿命,电芯11站立放置,加热膜1加热后热能可以按照电芯11卷绕的轴向传送,加热的速度快、效率高、一致性好。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9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量施肥机的物料箱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搅拌混合撒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