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网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428.0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8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斌;赵志刚;霍虹;杨帆;胡雅洁;武建飞;杨喜;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J9/0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直流微电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及推广,由于直流微电网技术中的光伏供电技术节能环保,使得在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实际运用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如何将现有的直流光伏微电网技术与传统的交流电网技术进行融合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涉及光伏发电,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图1所示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图,一种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涉及光伏发电。设有高压直流微电网供电系统、直流应用单元、系统监控与能耗测量单元、直流母线、DC/DC整流系统。
但是在运行此光伏直流微网系统时,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实现直流微电网的直流供电;(2)上述技术方案不能离网运行,如果市供电的电网长时间停电,光伏直流微网系统将也会停止运行;(3)该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只是提高了光伏的利用综合效率,而阴雨天气和晚间没有光伏,能源利用率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在该系统中的负载运行;(4)数据监控中心不能实现远程监控管理,使得该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尽快进行调整;(5)该系统适用于直流空调的控制和管理,但不适用于定频空调的控制和管理。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兼容交流电且当处于脱离市电供电网络时无法保证接入供电网络的负载正常运行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网控制系统,以解决由于不兼容交流电且当处于脱离市电供电网络时无法保证接入供电网络的负载正常运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网控制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网控制系统包括:交流微网、发电机组、直流微网、通信网络和网络服务器,其中,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建立电连接;发电机组与直流微网建立 电连接,用于做备用电源;通信网络分别与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建立电连接,用于将交流微网和/或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上报至网络服务器。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检测当前所述微网控制系统是否处于孤岛模式运行;在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微网控制系统中的直流微网、与所述直流微网连接的发电机组运行;将当前所述微网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上报;接收由所述通信网络返回的处理指令;执行所述处理指令,解决了由于不兼容交流电且当处于脱离市电供电网络时无法保证接入供电网络的负载正常运行的问题,达到了提升微网控制系统兼容性,以及在脱离市电供电网络后,接入供电网络的负载仍旧保持正常运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交流微网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直流微网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发电机组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Boost电路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Buck电路的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中的通信网络的结构图;以及,
图9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网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