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169.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俊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以可升降的方式将轿厢设置在井道内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具有包围轿厢室的周围的侧壁。从轿厢室的内侧或外侧连接多张侧板,从而组装该侧壁。这些侧板具有分别向轿厢室的外侧弯折其两侧缘部的端面部。连接邻接的侧板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的:将它们的端面部相互对接,再将螺钉插通到设置在各个端面部的贯通孔中,并螺合安装螺母。
目前为止,在侧板中使用一张板的钢板,形成将其两侧缘部弯折的端面部,并将这些端面部相互对接,再螺合安装螺钉和螺母,由此进行连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36433号公报)。
由于轿厢在搭载乘客的状态下在井道内升降,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坚固地构成轿厢,而且与乘客发生接触的可能性较高的侧板也需要足够的强度。因此,一张板的侧板需要规定的厚度,其重量也变得较重。
本实用新型由新颖的构造材料构成侧板,从而提供一种具有重量轻且强度高的轿厢的电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是将轿厢一种以可升降的方式设置在井道内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中空挤出成形而形成的双层结构的构造材料作为所述轿厢的侧板,该双层结构的构造材料在相互平行配置的板材之间具有平行地形成三角柱状的中空空间的、波浪形的间隔材料,并且,该双层结构的构造材料被设置成使所述三角柱状的中空空间朝向纵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体形成有一侧固定部以及另一侧固定部的连接部件,在该一侧固定部以及另一侧固定部上形成有缝隙,所述双层结构的彼此不同的多个构造材料的各自外侧板材的一侧端缘部被插入到该缝隙中,通过该连接部件相互连接所述多个构造材料,以形成所述轿厢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的一侧固定部与另一侧固定部之间弯折成规定角度,并通过该连接部件形成所述轿厢的角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的一侧固定部与另一侧固定部之间形成为平面状,通过该连接部件将多个所述构造材料连接成平板状,以作为轿厢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轿厢的底板的周边部排列着多个连接件,该多个连接件用于嵌入到通过所述构造材料的所述间隔材料而平行地形成的三角柱状的中空空间内,使所述构造材料的三角柱状的中空空间的下端部嵌合到所述连接件上,从而支承并固定所述轿厢的侧板的下端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电梯装置的侧板设置成重量轻且坚固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轿厢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层结构的构造材料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示出的构造材料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由图4中示出的构造材料形成的轿厢的角部连接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由图4中示出的构造材料形成的轿厢的平板部的连接部件的图。
图7是用于对图4中示出的构造材料与轿厢底部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图7中示出的连接件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装置的结构例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在井道1的上部,在支承台(省略图示)上配设有曳引机2、以及设置于曳引机2附近的导向轮3。在该曳引机2以及导向轮3上卷绕着主钢丝绳4。主钢丝绳4的一端侧连接在轿厢5的上部,另一端侧连接在对重块6的上部。因此,通过曳引机2的驱动,朝相反方向升降轿厢5与对重块6。
如图2所示,通常,电梯的轿厢5具备四角形状的轿厢底11、与轿厢底11相对置配置的轿厢顶(省略图示)、和以垂直方向安装在轿厢底11以及轿厢顶的周缘部的多个侧板13。另外,在作为轿厢5的正面的一侧的面上,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设置用于供电梯使用者进出的门(省略图示)。即,在轿厢底11的四边中,除了设置门的一边以外,以遍布其余三边的全长的方式配置侧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