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温度式的聚酯纤维棉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112.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张陆贤;朱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3/0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温度 聚酯纤维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箱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数控温度式的聚酯纤维棉烘箱。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生产双组分棉时,可以采用中空涤纶纤维作为其中之一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双组份棉,成团的中空涤纶纤维在开松后的需要进一步进行梳理,梳理后进行成网,将成网后的纤维需要进行烘箱内加热使得纤维网之间的粘结更紧密,这样就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为了保证质量和提高生产的效率需要对产品进行迅速冷却。但是现有的烘箱装置往往结构复杂,使用难度大,加热和冷却速度慢、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控温度式的聚酯纤维棉烘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温度式的聚酯纤维棉烘箱,所述烘箱包括蓄冷器、加热器、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设有滚轮、皮带,两个滚轮通过皮带连接,金属外壳左上方侧面设有圆形风扇,风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冷器相连接,蓄冷器正对风扇的一面设有两个出冷管;所述加热器设置在金属外壳的左下方,加热器右边设有一长条形加热管,加热管上均匀分布着出热孔;金属外壳上表面设有一个小型电机,小型电机旁是排气孔,金属外壳右表面设有数控面板和玻璃窗,玻璃窗嵌入在金属外壳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两个滚轮和皮带连接形成的传送装置有上下两个,上面的传送装置从左至右向下倾斜,下面的传送装置从左至右向上倾斜,两者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风扇内部包括四片扇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管上均匀分布的出热孔为8~10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控面板设置烘箱内温度,通过加热器和蓄冷器控制烘箱内温度,加热器控制加热管加热空气,通过出热孔将热风送出,进而提高烘箱内温度;风扇可以将内部较热的空气排出,或者将蓄冷器制造的低温气体,通过出冷管和风扇进入装置内部,能达到降低烘箱内温度的效果。两者互相配合,可以达到快速升温,快速降温,精确控制烘箱内温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数控温度式的聚酯纤维棉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冷器,2-出冷管,3-导线,4-风扇,5-扇叶,6-金属外壳,7-小型电机,8-排气孔,11-加热器,12-加热管,13-出热孔,14-皮带,15-滚轮,16-玻璃窗,17-数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温度式的聚酯纤维棉烘箱,该烘箱包括蓄冷器1、加热器11、金属外壳6,金属外壳6内设有滚轮15、皮带14,两个滚轮15通过皮带14连接,金属外壳6左上方侧面设有圆形风扇4,风扇4通过导线3与所述蓄冷器1相连接,蓄冷器1正对风扇4的一面设有两个出冷管2;加热器11设置在金属外壳6的左下方,加热器11右边设有一长条形加热管12,加热管12上均匀分布着出热孔13;金属外壳6上表面设有一个小型电机7,小型电机7旁是排气孔8,金属外壳6右表面设有数控面板17和玻璃窗16,玻璃窗16嵌入在金属外壳6内。
两个滚轮15和皮带14连接形成的传送装置有上下两个,上面的传送装置从左至右向下倾斜,下面的传送装置从左至右向上倾斜,两者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度,这些滚轮15和皮带14用于连续地传送聚酯纤维棉进行冷却。
小型电机7可以控制滚轮15的转速,进而控制皮带14传送聚酯纤维棉的速度;金属外壳6右上方设有一个排气孔8,用于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装置内气压过高而出现爆炸等危险。
风扇4内部包括四片扇叶5,扇叶5过多会增加送风阻力,扇叶5太少则风速不够,四片扇叶5属于比较合适的数量;加热管12上均匀分布的出热孔13为8~10个,可以均匀提高烘箱内的温度,不会造成局部过热或过冷。
本装置中的风扇4,连接装置内部和外界空气,蓄冷器1通过导线3控制风扇4的转速,一方面,通过加快空气流通,将内部较热的空气排出,外部较冷的空气排入,达到一般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蓄冷器1可以制造出温度更低的气体,通过出冷管2和风扇4进入装置内部,能达到更优异的冷却效果。这两种方法前者性价比更高、成本更低,后者冷却效果更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节。
该装置通过数控面板17设置烘箱内温度,通过加热器11和蓄冷器1控制烘箱内温度,加热器11控制加热管12加热空气,通过出热孔13将热风送出,进而提高烘箱内温度;风扇4可以将内部较热的空气排出,或者将蓄冷器1制造的低温气体,通过出冷管2和风扇4进入装置内部,能达到降低烘箱内温度的效果。两者互相配合,可以达到快速升温,快速降温,精确控制烘箱内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混合动物粪便制备肥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样真空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