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Sub-Bnc跳线信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601.3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文;魏强;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sub bnc 跳线 信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Sub-Bnc跳线信号盒。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种规格用途的设备纷纷面世,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设备构筑成综合系统协同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多;多样的设备,往往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使用起来非常麻烦;以心理学研究设备为例,装有E-Prime程序的电脑与各种外部设备之间存在接口问题,不同的输入设备收集的反应时存在差异问题,无法同时驱动多个不同设备,无法解决各外设的连接和同步触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不同规格设备接口的兼容连接信号盒,使不同规格的兼容使用便捷化,多个设备使用同步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Sub-Bnc跳线信号盒,包括:D-Sub接口、Bnc接口阵列以及交接箱体;
所述D-Sub接口通过跳线与所述Bnc接口阵列相连,并通过所述交接箱体封装固定;
其中,所述D-Sub接口的第2~15针,采用一一对应的连接方式,顺次对应所述Bnc接口阵列的D0~D7、IM、I1、PM、I2~I4BNC信号芯线;所述Bnc接口阵列的地线与所述D-Sub接口的第25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交接箱体上开设对流通风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交接箱体顶盖为可拆卸顶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分二接口或者一分多接口;
所述D-Sub接口的第2~15针连接所述一分二接口或者一分多接口的输入端,所述一分二接口或者一分多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Bnc接口阵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Sub-Bnc跳线信号盒通过采用常规的D-Sub接口以及Bnc接口作为媒介,实现连接接口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形式规格的设备连接使用需求,大大降低设备系统化使用的连接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也能连接更多的设备,同时实现信号触发的同步化,大大提升了系统化使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nc接口阵列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Sub接口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nc接口阵列与D-Sub接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心理学研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Sub-Bnc跳线信号盒,包括:D-Sub接口4、Bnc接口2阵列以及交接箱体1;
D-Sub接口4通过跳线与Bnc接口阵列2相连,并通过交接箱体1封装固定;
其中,D-Sub接口4的第2~15针,采用一一对应的连接方式,顺次对应Bnc接口阵列2的D0~D7、IM、I1、PM、I2~I4BNC信号芯线;Bnc接口的地线与D-Sub接口的第25针相连。
交接箱体1上开设对流通风散热孔3。
交接箱体1顶盖为可拆卸顶盖,便于维护。
为了增加可兼容设备的数量,优选的,还包括一分二接口或者一分多接口;
D-Sub接口4的第2~15针连接一分二接口或者一分多接口的输入端,一分二接口或者一分多接口的输出端连接Bnc接口阵列;从而增加Bnc接口阵列的Bnc接口数量,进而实现扩容。
参见图4,本实施例以心理学研究系统为例说明连接方式,把电脑、刺激呈现系统通过本“DSub-Bnc跳线信号盒”与多个外设相连;针对现有技术中刺激呈现系统只能连接单个外设,不能同时连接多个外设的不足而开发研制的,目前电脑是通过并口与各种外设相连的,而脑电仪、眼动仪、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系统、经颅磁刺激仪、近红外光学成像仪等是通过Bnc接口与外设相连的,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把25针并口输入信号,通过“DSub-Bnc跳线信号盒”后,转换为多路Bnc信号输出,实现系统的便捷连接,高效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Sub-Bnc跳线信号盒通过采用常规的D-Sub接口以及Bnc接口作为媒介,实现连接接口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形式规格的设备连接使用需求,大大降低设备系统化使用的连接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也能连接更多的设备,同时实现信号触发的同步化,大大提升了系统化使用的效率。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