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调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324.6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明平美;毕向阳;张晓东;杨文娟;周维海;陈竞涛;包晓慧;李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调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调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调速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采矿、造纸、水泥、石油化工、冶金等多个领域的生产过程中,大量应用减速机、变频调速器、液力耦合器等调速设备,操作方便。但这些调速装置不一定节能环保,且有结构复杂,可维护性差,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缺点。近年来,永磁调速成为研究热点,且因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节能环保等优点而被应用于不同的工业领域。目前,典型的永磁调速器分为盘式和筒式两种。盘式永磁调速器的导磁体和永磁体之间间隔小,散热性能不佳,对永磁体要求高。筒式永磁调速器调速范围大、占用径向空间小,但轴向安装距离大,轴对准精度要求高。
申请号为201220220474.3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径向调节导磁体和永磁体间的耦合距离来达到调速目的的永磁调速器。但这种筒式永磁调速器无需轴向移动,大大减小了轴向安装距离,提高调速精度和可操作性。不过,该专利所涉及的永磁调速器调节机构复杂,维护难度大,且受干扰因素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径向移动方式来调节永磁体与导磁体间耦合关系的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维护的类筒式永磁调速机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调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导磁盘、固定联接于输出轴上的圆状固定盘、与圆状固定盘径向移动副联接的支持架、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和对称固定安装于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两侧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盘呈奇数个等间隔均匀固定安装于输入轴上且与输入轴同轴;所述的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由6个等间隔分布的扇形固定板组成;所述的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置于由两个相邻的导磁盘所形成的间隔中间;所述的扇形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持架上。
所述的导磁盘的材料是金属导磁材料,导磁盘的数目为3~11个。
所述的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的同一侧的相邻的永磁体的磁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永磁体和导磁体间耦合关系的径向调节,无需轴向调节,并且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操作和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永磁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于输出轴上的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是输入轴,2是输出轴,3是导磁盘,4是支持架,5是圆状固定盘,6是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7是永磁体,8是扇形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永磁调速机构,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导磁盘3、固定联接于输出轴2上的圆状固定盘5、与圆状固定盘5径向移动副联接的支持架4、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6和对称固定安装于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6两侧的永磁体7。其中,导磁盘3共3个。
3个导磁盘3等间隔均匀固定安装于输入轴1上且均与输入轴1同轴。2个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6各自由6个等间隔分布的扇形固定板8组成,且分别置于导磁盘3所形成的间隔中间。扇形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支持架4上。导磁盘3的材质为黄铜HT62。圆环盘状永磁体固定盘6的同一侧的相邻的永磁体7的磁极性相反。
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移动副联接于圆状固定盘5的支持架4径向地向输出轴2的轴线移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联接的扇形固定板8及其上的永磁体7随之运动,此时,永磁体7慢慢进入导磁盘3的间隔内,永磁体7与导磁盘3间的耦合面积也因此逐渐增大,这样,输出轴2获得的转速和功率不断升高。反之,永磁体7与导磁盘3间的耦合面积不断减小,输出轴2获得的转速和功率则随之降低。如此方式通过不断调节永磁体7与导磁盘3间的耦合面积来实现输出轴转速和输出功率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