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9358.4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宋志兵;郑永俊;桂加升;胡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抗拔型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预制管桩与承台连接主要通过混凝土填芯方法来提供管桩与承台的黏结力,此种连接方法主要依靠混凝土填芯与管桩内壁之间的黏结力来承担拔荷载作用,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笼的制作、微膨胀混凝土的配比等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现有的连接方式黏结力的大小对管桩内壁的粗糙程度要求很高,管桩内壁越粗糙,黏结力就越高,但是工程中所用的管桩内壁都较为光滑,在抗拔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新老混凝土黏结力不足而大大降低抗拔承载力,管桩填芯深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抗拔承载力,但该措施需耗费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增加了桩基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能够有效地使混凝土填芯、预埋钢筋及预制管桩浇筑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填芯与预制管桩间的黏结力,增强预制管桩与承台连接处的抗拔承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包括:基础承台和管桩,所述基础承台设置于管桩的上方,在所述基础承台与管桩之间设置有桩端板和垫层,所述垫层设置于桩端板与管桩上端面之间,所述基础承台内设置有“L”型的纵向钢筋,所述管桩内设置有“U”型的架立筋,所述纵向钢筋的短边与架立筋的顶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架立筋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圆形的托板,在所述管桩内、架立筋之间填充有微膨胀混凝土,所述管桩的内侧壁预埋有预埋钢筋。
优选的,所述架立筋的两根主筋之间采用箍筋进行加固,提高了架立筋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垫层采用素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材质为3mm厚圆薄钢板。
优选的,所述纵向钢筋的短边与架立筋的顶边之间的连接为焊接,其中,焊接长度L1不小于纵向钢筋主筋直径的5倍,保证了焊接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管桩混凝土填芯过程中,预埋设有预埋钢筋,可以有效地使微膨胀混凝土、预埋钢筋及预制管桩浇筑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微膨胀混凝土填芯与预制管桩间的黏结力,增强了预制管桩与基础承台连接处的抗拔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所示图3中B-B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1’-基础承台,2、2’-管桩,3、3’-桩端板,4、4’-垫层,5、5’-架立筋,6、6’-微膨胀混凝土,7、7’-托板,8、8’-纵向钢筋,9、9’-箍筋,10、预埋钢筋,11、内嵌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括:
一种与承台连接的抗拔型预制管桩,包括:基础承台1和管桩2,所述基础承台1设置于管桩2的上方,在所述基础承台1与管桩2之间设置有桩端板3和垫层4,所述垫层4设置于桩端板3与管桩2上端面之间,所述基础承台1内设置有“L”型的纵向钢筋8,所述管桩2内设置有“U”型的架立筋5,所述纵向钢筋8的短边与架立筋5的顶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架立筋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圆形的托板7,在所述管桩2内、架立筋5之间填充有微膨胀混凝土6,所述管桩2的内侧壁预埋有预埋钢筋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对需要与基础承台1连接的预制管桩2的桩头进行改造,在传统的预制管桩2制作过程中,在管桩2桩头一定深度内插入预埋钢筋10(钢筋的直径及型号依据抗拔承载力的大小确定),部分预埋钢筋10嵌入管桩2厚壁内与管桩2同时制作养护,部分预埋钢筋10伸出管桩2内壁,与后期施工的架立筋5及微膨胀混凝土6同时浇筑。
本实施例的预制管桩,在管桩混凝土填芯过程中,预埋设有预埋钢筋10,可以有效地使微膨胀混凝土6、预埋钢筋10及预制管桩2浇筑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微膨胀混凝土6填芯与预制管桩2间的黏结力,增强了预制管桩2与基础承台1连接处的抗拔承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9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