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搪玻璃开式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8059.9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吕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三江净水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涉及一种搪玻璃开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反应釜等装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组合式搅拌桨的气液或气液固多相搅拌反应釜(授权公告号:CN 2483079Y),其搅拌桨组合包括有上、下两层桨、旋转轴、上层桨为上推式斜凹叶圆盘涡轮搅拌桨,下层桨为上翻式轴流搅拌桨或斜叶涡轮搅拌桨,上、下两层桨间由旋转轴上下串接;上层桨为4至8只叶片,对称分布在圆盘四周,且其圆盘上方的叶片比圆盘下方的短,桨叶片为圆弧型或抛物线型凹面,凹面叶片迎着反应釜中物料转动,桨叶片上下端部连线与圆盘的夹角e为20到90度;下层桨采用上翻式轴流型搅拌桨或涡轮搅拌桨,其上均衡配置有4至8个叶片,每个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到60度;在气体进口的端口设有多层多口管式指形气体分布器,多层多口管式指形气体分布器的口数为4至12口;多层多口管式指形气体分布器为上下两层多口管式指形气体分布器,上层位置为离反应釜底0.25至0.35倍的釜直径,下层位置为离反应釜底O.15至O.18倍的釜直径,离釜壁距离约为釜直径的1/100至倍1/60范围之内设有挡板,挡板宽度为釜直径的1/14至1/10倍。但是这种反应釜的搅拌轴对物料的搅拌较不彻底,混合较不均匀,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搪玻璃开式反应釜,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反应釜的搅拌轴对物料的搅拌较不彻底,混合较不均匀,生产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搪玻璃开式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上端连接有摆线减速机、电机,摆线减速机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框式搅拌桨,框式搅拌桨的底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棱,釜体的外表面设有夹层,釜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口。在框式搅拌桨的底部设置凸棱,这样框式搅拌桨在旋转时,凸棱可以打散存积在反应釜底部的物料,这样物料的混合较为均匀,搅拌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框式搅拌桨垂直段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弯折的分流片。分流片可以对物料进行分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釜体上连接有测温棒,测温棒的下端位于框式搅拌桨的上方。测温棒可以随时监测釜体下部框式搅拌桨位置处物料的温度,这样可以随时控制进料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釜体内表面的上部设有多根垂直设立的分流板。通过釜体内壁的分流板能将进料口通入的物料均匀地风扇到釜体各处,防止物料堆积在一起。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釜体的搅拌轴上设置凸棱、分流片,可以使得釜体在工作时对物料的搅拌效果较好,并且通过分流板可以对进料口进入的物料进行分流处理,防止物料堆积,生产效率较高,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釜体1、摆线减速机2、电机3、搅拌轴4、框式搅拌桨5、凸棱6、夹层7、进料口8、出料口9、分流片10、测温棒11、分流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搪玻璃开式反应釜,如图1,包括釜体1,釜体上端连接有摆线减速机2、电机3,摆线减速机连接有搅拌轴4,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框式搅拌桨5,如图2,框式搅拌桨的底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棱6,釜体的外表面设有夹层7,釜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8,釜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口9。如图3,框式搅拌桨垂直段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弯折的分流片10。釜体上连接有测温棒11,测温棒的下端位于框式搅拌桨5的上方。釜体内表面的上部设有多根垂直设立的分流板12。
使用时,物料从进料口8处通入,电机3启动后,搅拌轴4旋转,框式搅拌桨5即可对物料进行搅拌处理。反应完全的物料可以从出料口9处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三江净水剂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三江净水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8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燃料油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高效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