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炉位置可旋调的感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7901.7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峰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炉 位置 可旋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炉位置可旋调的感温装置,包括炉头和感温元件。
背景技术
燃气炉所使用的可燃气体如果泄漏,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如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为了实现安全地使用燃气炉,一般可以为其安装检测报警电路,监测可燃气体是否不经燃烧而泄漏。
而现有的检测报警电路的感温部件主要包括双金属片温度开关、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在燃气炉上与其火焰的检测距离需要调整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实现较佳的检测效果。
于是如何使得感温部件的检测位置能够被方便地调节,值得探讨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炉位置可旋调的感温装置,使其与火焰的距离能够被方便地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燃气炉位置可旋调的感温装置,包括炉头和感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设有旋调孔,所述旋调孔中设有可升降但不能旋转的升降杆,所述感温元件与升降杆连接;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有内螺纹,所述升降杆设有外螺纹,两者可以旋合;所述旋钮设有定位片,所述炉头还设有可容纳所述定位片的定位槽。
上述旋调孔呈多棱或椭圆柱状,所述升降杆的其中部分形状与之相应。
上述炉头包括由上火盖和下火槽扣合而成,设置于所述下火槽的下端,所述旋钮位于炉头之外。这样可避免因火焰的高温导致部件过热而变形损坏,同时由于适宜的温度还可以在燃烧的过程中操作旋钮实施旋调。
上述定位片、定位槽的外径都大于所述旋钮的外径。
上述感温元件可为双金属片温度开关、热敏电阻或热电偶。
上述旋钮呈多棱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燃气炉位置可旋调的感温装置的炉头设有旋调孔,旋调孔中设有可升降但不能旋转的升降杆,感温元件与升降杆连接;还包括旋钮,旋钮设有内螺纹,升降杆设有外螺纹,两者可以旋合;旋钮设有定位片,炉头还设有可容纳定位片的定位槽。使用时,用手旋转旋钮感温元件即可上下升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另外,炉头位于燃气炉的中心位置,感温元件设置于其上,鉴于外围火焰可能容易受到外围气流的影响,例如风,所以检测中心火焰温度相对于外围火焰温度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燃气炉位置可旋调的感温装置具体应用到燃气炉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燃气炉的炉头、外炉头部件的纵向正平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
1 炉头 2 旋调孔 3 感温元件
4 外炉头 5 升降杆 6 旋钮
7 定位片 8 定位槽 9 上火盖
10 下火槽 11 外上火盖 12 外下火槽
13 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应用本实用新型感温装置的燃气炉包括由呈圆形的上火盖9和下火槽10扣合而成的炉头1、由呈圆形的外上火盖11和外下火槽12扣合而成的外炉头4组成,炉头1与外炉头4都与设有的进气管13联通。
本实用新型感温装置包括旋调孔2、升降杆5、旋钮6和由热电偶构成的感温元件3组成;
旋调孔2呈四棱柱状穿透地设置在上火盖9和下火槽10的中心位置,该旋调孔2与进气管13不联通;升降杆5呈长条状包括两个自由端,其上端呈四棱柱状,其下端呈圆柱状,热电偶固定设置在升降杆5的呈四棱柱状的上端;升降杆5与热电偶内置在旋调孔2中可以上下升降但不能旋转。
旋钮6呈多棱柱的螺母结构,旋钮6包括内螺纹,升降杆5呈圆柱状的那部分设有外螺纹,该部分与旋钮6可以旋合;旋钮6的上端固定设有呈圆形的定位片7,下火槽10的下端还设有可容纳定位片7的呈圆形的定位槽8,该定位槽8与旋调孔2联通,定位片7、定位槽8的外径都大于旋钮6的外径,旋钮6延伸出炉头1之外并能通过定位片7定位旋转。
使用时,用手旋转旋钮6,升降杆5带动热电偶上或下升降,观测与之配套的检测报警电路的电流变化,以精准地获得一个探测值。
作为本实施例的简单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峰,未经杨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7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