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928.9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胡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2/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混凝土 预制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面空间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提出了向太空发展、向地下发展的口号。但就当前来看,向太空发展的条件尚不成熟,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地下工程领域。现有的地下工程多采用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安装用底板通常是普通的平板结构,使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容易出现裂缝;此外,现有的底板存在跨度小、易开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承载力大、自重轻、跨度大并可避免开裂的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所述预制板本体内设有钢筋,预制板本体的下表面设有椭球形的穹拱面,穹拱面的横剖线和纵剖线均呈曲线状。
通过在预制板本体上设置椭球形的穹拱面,利用椭球形的穹拱面可以发挥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和钢筋的抗拉性,使预制板本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受力科学且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裂缝的问题;此外,将穹拱面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纵剖线均设计成曲线状,可使预制板的跨度加大并能避免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制板本体下表面的边角处留有用于搭接的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水平面横向方向的长度是预制板本体横向方向长度的5%~20%,水平面纵向方向的长度是预制板本体纵向方向长度的5%~2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制板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预留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钢筋是预应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制板本体的横向方向上设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是曲线形预应力钢筋或直线形预应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制板本体的纵向方向上也设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是曲线形预应力钢筋或直线形预应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钢筋是非预应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制板本体的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均设有非预应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具有承载力大、自重轻、节约材料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结构底板;此外,该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两侧留槽,施工中侧墙插入槽中,可为侧墙提供水平方向约束力与竖向支撑力,进而可解决底板上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非预应力钢筋布设示意图。
图3是曲线形预应力钢筋布设示意图。
图4是直线形预应力钢筋布设示意图。
图中,1、预制板本体,2、纵剖线,3、横剖线,4、水平面, 5、预留槽,6、非预应力钢筋,7、曲线形预应力钢筋,8、直线形预应力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主要应用于地下工程结构底板。包括预制板本体1,预制板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椭球形的穹拱面,穹拱面的横剖线3和纵剖线2均呈曲线状,其中横剖线3是指沿预制板本体1的横向方向(也就是长边方向)切割形成的剖线,相应地,纵剖线2是指沿预制板本体1的纵向方向(也就是短边方向)切割形成的剖线。
在预制板本体1的边角处留有用来与侧桩腿搭接的水平面4,其结构简单并能方便整个预制板的施工、缩短施工周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水平面4横向方向的长度是预制板本体1横向方向长度的5%~20%,水平面4纵向方向的长度是预制板本体1纵向方向长度的5%~20%,此时预制板的整体效果较好。
在预制板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预留槽5,通过在双向穹拱混凝土预制板两侧留槽,施工时将侧墙插入槽中,从而使底板可为侧墙提供水平方向约束力与竖向支撑力,进而解决了底板的上浮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将预制板设计成非预应力双向穹拱混凝土板,即在预制板本体1的横向和纵向上均布设如图2所示的非预应力钢筋6,以满足工程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墙板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砌块、装配式砌块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