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输出电源适配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660.9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电源 适配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输出电源适配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剃须刀、LED驱动及FM收音机,通常都配合不同的电源适配器。
传统剃须刀的电源适配器为符合剃须刀的V/I特性,常采用线性电源,用硅钢片组合方式做类似恒功率输出,其不但成本上升且笨重不利于携便。另一种传统剃须刀的电源适配器为了节省空间,采用非隔离方式,以阻容降压方式来做一个恒定电压的输出,因为采用非隔离的方式,加大了使用者触电的风险,又因恒定电压设计,对于剃须刀终端带电池时,恒压设计不能很好的充饱电池。
LED驱动的电源适配器往往采用恒流IC作为驱动,不带光闪烁控制,且恒流时经常不能兼容低压,又因恒流IC不能做电压控制,往往输出电压取决于LED灯的颗数或LED灯的节压。
FM收音机的电源适配器为防止来自外界干扰而影响收音效果, 传统电源适配器经常要外加滤波共模电感及差模电感,或者环形磁芯,成本较大。
所述三种产品在应用时,因不能统一一个电源而需携带多款电源,若只是为了方便,仅将几个模块搭接,空间上要求尺寸大且重量偏重,为解决所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输出电源适配器电路,以同时兼容适用不同的电器,且实现类恒流输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多输出电源适配器电路,包括滤波整流电路、RCD吸收回路、电流调节电路及变压器;滤波整流电路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RCD吸收回路及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入端,RCD吸收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耦合,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负载;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电流调节电路根据取样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电压变化调节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输出电流以输出恒流电流。
进一步,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耦合的反馈绕组,电流取样电阻R106,集成IC及电流调节电阻R108、R109、R110、R111;反馈绕组一路经电流取样电阻R106连接集成IC的InV脚,另一路连接电流调节电阻R111,电流调节电阻R111一路连接集成IC的CS脚,另一路连接电流调节电阻R108,电流调节电阻R108经并联后的电流调节电阻R109、R110后接地;集成IC的VDD脚连接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端,集成IC的E脚经并联后的电流调节电阻R109、R110后接地,而集成IC的Drain脚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进一步,所述反馈绕组及次级绕组绕在变压器线圈骨架的最里层,外层绕初级绕组。
进一步,所述变压器还设置屏蔽绕组,屏蔽绕组及反馈绕组的绕线方式均为均匀疏绕,相邻绕线之间存在均匀间隙。
进一步,所述RCD吸收回路中的电容C102为聚酯薄膜电容。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单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电流调节电路根据取样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电压变化调节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输出电流以输出恒流电流。本实用新型在适用于不同的电器如剃须刀、LED驱动及收音机时,电流调节电路根据不同负载自动输出不同的恒流电流,实现针对不同电器的通用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剃须刀时的V-I曲线图。
标号说明
滤波整流电路1 RCD吸收回路2
电流调节电路3 变压器4
初级绕组41 次级绕组42
反馈绕组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多输出电源适配器电路,包括滤波整流电路1、RCD吸收回路2、电流调节电路3及变压器4。
滤波整流电路1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RCD吸收回路2及电流调节电路3的输入端,RCD吸收回路2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41,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41与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42耦合,而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42连接负载。
电流调节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41,电流调节电路4根据取样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42的电压变化调节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41的输出电流以输出恒流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间电平可调的两级三相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直流发电机组用控制装置